教育心理学分享第204天
越禁止越逆反效应
去公共厕所见到了满墙的小广告,旁边还有粉笔大大地、歪歪扭扭地写着“禁止乱贴小广告”。
朋友说:“有些人就是没素质,明明写了不让干什么,非得到此一游!”
这种现象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警告: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以相对柔和的语气声明:请不要胡乱涂写。
然后调查挂不同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
虽然两个卫生间里都会有涂鸦,但是,挂严禁胡乱涂写牌子的洗手间被涂写的情况更加严重。
这像不像历史用几千年验证的结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虽然例子不合适,但是情绪感受却是一样一样的。
有人说,那应该怎么写更好呢?
这不是咱们今天分享的重点,重点是让各位伙伴了解这样的现象。当然,顺便给女性朋友普及一下,为了禁止男士尿得到处都是,男厕所里写的提醒越来越有教育意义了,比如: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还有,小心滴在你的鞋子上哦……
这像不像生活里家长禁止孩子说脏话?如果感觉效果好一些的话,就是柔和一些地说,请不要说脏话!
那么,问题来咯,如果再温柔一些,你会怎么说呢?如果你每说一次,孩子都会减少说脏话的频率,你会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