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年放寒假,在学校书馆里借的书。一是为了图新。一听学校进了新书,就总想去看看,借借,关键是又不必花钱。二是为了任务。放了假,总有些笔记类的任务,这样读读记记,趁着有时间也好。
这本书看了一下出版日期,是2015年1月第一版,内容却都是陶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1920年左右),关于教育类的文章集,也怪这么多年后才出了这个集子?上学的时候,倒就很知道陶行知先生是大教育家,只把常识做死的知识来记,却从来没想过找他的著作来读,即使拿到这本书 ,也不抱有多大的期待,想来也都是一些老生常谈“如何做老师的”事儿,但读来书后,发觉即使现在来看,很多的观点也是新而有益,理致甚微,精喻通达。
在《新教育》这篇文章里,说到"新”。什么是新?做个比喻,一家人要请客,一切物件都是从别家借来,确实看来是很新,用过之后,客人一走,便又是旧的,根本上没什么改变,这就像教育,学美国,学日本,学雅思,学这学那,学本身没有错,最紧要的是要想适不适合自己,所以,“新”的第一个意义是“自新”。不断求索,自我革新,靠别人肯定不行。第二点,要常“新”。就像洗脸、漱口一定要天天洗,才能天天干净。《礼记》里有句话说的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一天能做到新,就应该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第三点,要全新。不但外在干净,关键是精神上的新。
再说到“教育”,教育到底是什么?就是杜威先生的话,教育是继续经验的改造。教育的作用,使人天天变好,使人天天有所增益;能用新的学理,改造以往旧的经验。
新教育的目的。前几年,记得从学科上讲目的,比较有印象的观点有“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后面“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再到现在强调的"核心素养“(简单说,就是适合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目标看似不断变化,倒也不是坏事,说明总有人在探索中努力前行,也符合教育自新的特点。陶行知早在1919年说到新教育的目的就两样:一,学生利用天然界的能力。这个说法很有趣,说到底,人类文明的标志不就是会使用工具吗?现在中国与别国物质文明的高下,也都是在利用天然界能力的强弱上得以分别出来。没有错吧!二、在群体生活中讲求”共和“。教育要使未来之国民,”自由“又”本分“地去做各种事业。我的理解,在群体生活中,即有发展自己,同时兼顾他人的能力。比较一下,这几种观点,倒觉得,陶先生的观点更清晰,明确,具体些。当然其中也有自己狭隘的意识作祟,因为教育“目标”,要求落地,总要在课课的教案里体现出来,得要用脑汁想想,哪些是“知识与技能”,哪些是“过程方法”?现在要说体现“核心素养”了,思政元素渗透之类,好像还是要再想想的了。
新教育的方法。陶先生谈到九种方法,只想说说其中的丁条(第四种)积极设施。教人不要赌博,不要饮酒,不要抽烟,不要玩游戏-----凡此类,以“不要”开头的祈使句,都是消极的禁止。那么不消极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积极的为孩子们设施,好的事情使他们去做,没有机会去做坏的事情。总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玩游戏,那么就让他,这个时间段,参加二课学习,或者游泳,或者读书。老师说的太正确了,人不能没有休息,但休息是人最险之时。人无论怎样忙,都没有损害,倘若休息,则魔鬼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