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对于我来说,不是说要从每天的读书中汲取新的教育方法,客观来说,教育方法我们已经学的足够多了。对于我来说,它是抚平我每日情绪的一剂良方。
当我在学这一个课的时候,我会有以下的感受(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课和一本书,它的道理是类似的)。比如说这个课我已经听过一遍,进行第二遍的时候,有时候会不想再看,不想再听了。因为第二遍一打开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我知道他是要讲什么,这时候单纯的重复,让我会本能的觉得我好像知道了,所以我就不想去进行了。
然而在这一点上,书籍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会发现不同的教育类的书籍,他们出现的形式不一样,他们的案例不一样,当然他们背后的教育本质是一样的。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外在形式和不同的案例,给了我们新鲜感,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来读懂这个核心的教育理念,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更能够深刻的理解它。当我们上单一的课程的时候,由于案例有限,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似乎懂了,但当我们实际中没有运用出来的时候,恰恰代表了我们并没有懂。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所有的教育理念,它都是一个终身的命题,它需要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去践行。
但是这个方方面面其实挺难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和书中或课程上同类型的案例时,我们比较容易做到,但是换一个事例的时候,往往会变成我们的卡点。这里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真正从底层逻辑上打通这个教育理念。
有时,甚至我会有这样的感受:哎呀,有些书我都懒得读了,他无非说的不就是那些-看见孩子、考虑孩子感受,然后爱自己,接纳自己-说的都是这回事,感觉好像在我身上又没有什么实质用处,所以我就开始觉得读书的用处在下降。
那么今天我让我感受更深的的一点就是上面提到的:当我们接触过这些理念,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不出来的时候,代表我们对这个东西是没有懂的。有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我们会认为我都花了那么多钱上那个课程,而且我也真的认真跟课了,我怎么可能没有听懂呢?
这就需要说到教育理念的产生过程。每一个教育理念都是教育学家们、心理学家们通过前期大量的采访父母、采访孩子,大量的收集案例,在无数的案例上形成了最终的理念。就像非暴力沟通的作者一样,他首先是践行了50多年,最后才形成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或者我们看到布琳布朗是在10年期间,收集了超过一万个故事,最终形成《脆弱的力量》这本书的。他们先有无数生活的细节,最后财提炼出来了理念精华。
而我们作为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是理念精华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这个精华在生活中无数的细碎的事情中去进行稀释。我们走的是精华到细节的过程,是跟作者相反的路径。稀释的过程就是我们在生活的不同方面去读懂理念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在和书上或课程上类似的案例中才能读懂的过程。
不同的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是作者以自己经历过的或者听说过的经历来写出来的书籍,其实他们是在叙述自己对那些经典理论的理解,有时候也是他们自己践行的一种结果。
所以,当我们看不同的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时,我们就是让自己在不同的生活细节中得到影响。当我们在生活的更多面上得到影响的时候,也就方便于我们在生活中的更多方面,能够把深层次的理论践行出来。这时候所有的作者和读者做到的事情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经典理论的深层理解。这时候作者和读书就是互相陪伴的过程。
这种陪伴对于作者来说可能不重要,但是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很重要。我们听他们的故事获得共鸣,就像我们在读书分享中听小伙伴的故事一样,我们都是在对方的故事中才能更好的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