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大背景的形成:黄巾起义是如何催生的?(上篇)

要分析三国历史大背景的成因,首先要确定的是从哪里开始分析,这里选择的时间节点是:公元184年,这一年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文章将按照倒叙的方式来论述三国历史大背景:

一、184年,黄巾起义

二、184年前,哪些因素推动黄巾起义

闲话不多说,下面就开始吧~


1、184年,黄巾起义

01:黄巾军的发展与壮大

话说,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常年多地饥荒、蝗灾,导致民不聊生,民声哀怨,全国各地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了小股势力的农民起义,但都被东汉王朝给镇压下去了。

有一个叫“张角”的醒目仔,总结前人(小股势力的农民起义)的经验教训:

1,势力太单薄(人少)

2,无组织、无纪律,不懂配合

于是乎,张角摇身化作民间神医,号“太平道人”,给苦难中的老百姓“神仙水”治病,通过这种封建迷信的手段收编了万余马仔。

为了进一步收拢更多的民众,张角给自个儿打小广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又往自家门口贴上“甲子”二字。然后派遣手下的马仔到全国各地宣传开。

单纯的老百姓正需要有人能把他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自然把张角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人,家家都把张角的名字给供奉起来,权当土地公、财神爷来拜,坚持做到:早请示,晚问安。更有甚者,克服重重困难,跋山涉水,用行动加入到张角的队伍当中。

除此之外,张角还派党羽马元义暗中勾结宫中的太监(当时太监得宠)作为内应,不断地给太监们送去金银珠宝,以贿赂的方式为张角集团的发展壮大腾出了时间:

期间,并不是没有官员察觉到张角的势力,他们提出了削弱张角势力的方案,都被收了张角钱的宦官们想方设法让提出剿灭张角的官员们罢了官

在十来年(不被打扰)的时间,张角集团最终发展成了几十万人的团队。


02:黄巾军的战斗历程

另一方面张角私自造黄旗,跟各方约定好造反的日子:184年3月5日。谁知弟子唐周反水出卖了马元义,马元义等众人被大将军何进擒杀。

张角知道事情败露,当夜就造反了。张角号称“天公将军”,张宝号称“地公将军”,张梁号称“人公将军”,四方跟着张氏三兄弟造反的百姓就有四五十万。

战争打响之后,出于对东汉王朝的仇恨,加上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农民兄弟横刀跃马,奋勇杀敌,战斗力爆棚,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他们占据州郡,焚烧官府,围攻豪强地主,抢夺钱财,夺回被强占的土地。

他们的主力部队,一支在河北作战,一支在南阳作战,另一支则在颍川,三支主力部队互相策应,加上其他感应而来的其他部队,不断地有人投入到队伍当中,全国其他偏远地方也纷纷出现小股势力,不断地攻陷豪强、地主的领地,通过武力夺回他们失去的钱财和土地。

东汉政府派出皇甫嵩和朱儁、卢植剿灭黄巾军。皇甫嵩和朱儁先重挫颍川主力,后赶赴其他战场去扑灭革命烈火。

其他各支小股势力起义军被分割在许多地区,当遇到东汉集团的军队的重点进攻,只能各自为战,没办法互相支援和配合,这些革命队伍力量过于分散不能集中起来组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化零为整)给敌人致命的打击。

再者,起义军都是些认死理、没读过书的农民,农民这种耿直的特性在战争中也显露出来:一旦抢夺了一座城池,就憨直地死守,没有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例如:避实击虚,及时转移到敌人兵力薄弱的山区建立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化整为零)

皇甫嵩带领军队转向主力队伍在河北一带作战的张角兄弟,期间,张角不幸病逝。由张梁接过领导起义军的重任。

在张梁的带领下,黄巾起义军英勇奋战,不肯妥协,不断获得小的胜利麻痹了质朴的农民兄弟,皇甫嵩趁机夜袭,张梁与三万名黄巾英雄同时战死,另外五万多名黄巾英雄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舍身投河,壮烈牺牲。

隔月,张宝指挥十万起义军,在下曲阳同皇甫嵩和地方官兵又展开了顽强激烈的战斗,不幸全部牺牲。

至此,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农民军被东汉正规军镇压下去,后面还陆续有黑山军、青州黄巾等农民起义在此就不讨论了。

下面将要讨论的是:中国百姓向来是但凡有吃穿,就算是日子艰难,不被逼到无路可走的时候都不会造反,那么东汉时期形成了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了“黄巾军起义”?


2、184年前,哪些因素推动黄巾起义

要讨论黄巾起义的成因,就需要了解一个王朝的根本安全是如何发生了动摇,以致于农民迫不得已需要通过武力夺回自己的权益。这个根本包含了以下几点:

1、安全保障:军队+货币

2、基本安全:粮食安全+货币安全

3、社会安全:人口安全

4、环境安全:自然环境

要了解王朝的根基是如何发生了动摇,就要先了解东汉末年184年汉灵帝时所面临的政治局面。


2.1 强地方弱政府

《三国演义》开篇就三国的大背景提到: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

罗贯中认为东汉起乱(黄巾起义)最后形成三国的局面,罪在汉桓帝和汉灵帝,在《历代农民起义史话》中的观点则是:东汉王朝建国源头就有错

基于以上的争议,笔者认为仅分析汉桓帝和汉灵帝个人作风问题,且《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体,其主要还是对于“义”的演绎,不足以认识东汉王朝末年的政治局面,因而有必要梳理一下自东汉王朝建朝起,如何形成了东汉末年宦官弄权、地方割据,军阀四起,民不聊生,逼得农民起义的局面,下面将按照“东汉初期—东汉中后期”的时间顺序来讲其政治局面的形成。


01:东汉初期

刘秀带领豪强、地主们镇压绿林、赤眉起义军获得成功后建立起东汉王朝:

汉光武帝刘秀本人和其亲戚,是一群以南阳、颍川、河北等地的豪强大族为核心的地主阶级政权。

刘秀为汉室后裔,他依靠豪强弟兄们的帮助起家成立东汉王朝,为了让自己的权力更加稳固,在他当政掌权后,不断地巴结和笼络豪强、地主阶级,在建立东汉王朝后就给功臣、皇亲国戚大力封地:

“每个侯都有大量的封地,占有千户万户的还算是少的,多的竟达四县到六县之地。”

“至于皇族更是嚣张跋扈,比如济南王刘康不仅有自己的封国,而且后来又增加了六县封地,占有奴婢一千四百人,骏马一千二百匹,私田八万亩,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此外,由于基本延续“西汉”时的政治制度(相权过大),刘秀为进一步加强皇权,宠幸宦官:

省内官全由宦官担任,中常侍与大长秋的职务为宦官所垄断。

以达到削弱相权的目的,此举也导致皇帝与外朝官的联系变弱,为东汉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奠定了基础。

西汉的“选官制度”也被延续下来,选官权在“二千石”官员的手中,皇帝不得干涉:

“二千石”官员:

中央政府的“二千石”:东汉的九卿的官位都是二千石,又称为“中二千石”。

地方政府的“二千石”:郡太守行政首长之亦是二千石。

这个制度的弊端在光武帝刘秀时期被放大,东汉王朝建朝初就在各方面保护官僚集团和地方豪强的利益,造成了豪强大族势力的急剧膨胀,再被有心人(二千石官僚)钻了制度的空子(选官权在自个手中),这样一来,官僚集团利用制度漏洞进行利益输送,(察举制度+征辟制度+任子制度)一波操作下来,官僚集团在朝廷上下布满自己的门生,形成“官官相卫”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知识小卡片

此外,对于百废待兴的王朝,光武帝为帮助其恢复生产采取的办法是:撤掉了大量的官府衙门:

东汉建武年间,刘秀裁撤了全国90%的官僚,全国三分之一的县根本没有县令。治愈盐铁官营、平准均输、冶铁铸币,刘秀没有明确废黜,这些衙门却根本无人办公。

——《中国是部金融史》

在王朝之初,没有官吏的层层剥削与压迫,生产很快就得到恢复:汉光帝、汉明帝、汉章帝三代,前后六十四年,物价稳定,每石粮食的价格只有二十钱,已经低于西汉“文景之治”的水平。

与此同时,也为东汉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政府机构的权力在建国之初就比较羸弱,前有保护豪强官僚的各种举措,后又主动削弱政府机构,这样子发展下去会怎么样呢?


02:东汉中后期

到东汉中后期,真正让外戚和宦官的权力不断变大是打汉和帝时起:

汉和帝:即位时年仅10岁

汉殇帝:即位时不满周岁

汉安帝:即位时13岁

汉顺帝:即位时11岁

汉冲帝:即位时2岁

汉质帝:即位时8岁

汉桓帝:即位时15岁

汉灵帝:即位时12岁

汉献帝:即位时9岁

汉和帝起,天子均年幼时即位,大多生活尚不能自理,只能母后垂帘听政。大部分皇太后不懂政事,只好提拔任用外戚,而她们的外戚也大多是平头百姓提拔上来的自然对于政事也不甚专业,再者,皇太后身份特殊,不能时常召见外臣,只能拉拢宦官以支援和对付朝臣。

如此一来,朝廷的主要官职和选官权力就逐渐落到外戚和宦官手中,官僚士大夫掌权尚且还能做点事,外戚集团和官宦集团受困于文化局限,且两大集团掌控着(察举制度+征辟制度+任子制度)的选官权,暗箱操作、营私舞弊、任人唯亲的请托之风越来越严重,政府机构的办事能力近乎瘫痪。

与此同时,对于官僚士大夫集团来说,选官权落入外戚集团和官宦集团,他们的政治地位就毫无保障(难以拉帮结派),加之,经济利益(下面的人拿钱去“孝敬巴结”外戚和宦官,自然冷落了官僚集团)也极大地受到了损失。

为了捞回受损的利益,官僚士大夫/豪强凭借权势,横行不法,疯狂地兼并土地、掠夺财富,迫使大批农民失去自己的耕田,沦为“流民”或为奴为婢。

自汉和帝起,在以后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外戚和宦官两大地主集团象走马灯似地轮流专权,各谋私利,皇帝实际上成了这两大集团手中的傀偶。直至汉桓帝联合宦官铲除外戚梁冀,开始了宦官集团一家独大。汉灵帝甚至恬不知耻地说宦官张让是他爹,宦官赵忠是他娘,可见汉桓帝中后期与汉灵帝时期,宦官的地位高到了何种程度。

184年的黄巾起义正是发生在在汉灵帝(168-189年)执政期间,这时的政治局势是:宦官掌权,通过“选官制度”,全国政府机构布满了宦官集团的爪牙,而始终不曾没落的是地主豪强,他们在民间大量的兼并土地,致使百姓没有了土地,成为“流民”或奴、婢。


最后总结一下:

一、各方势力是如何拉队伍的?

① 黄巾军:

创始人张角利用普通老百姓封建迷信的特点化身救苦救难的“活神仙”来拉拢穷苦的百姓。十来年的时间把队伍壮大到几十万人。

张角能得逞很大程度是百姓被地主豪强剥削吃不饱饭经常忍饥挨饿,被逼上演各种人间苦剧,什么卖妻儿,或者饿死妻儿老小,日子实在没法过下去了。

② 地主豪强:

通过土地兼并的手段拥有大量土地,再通过雇佣关系拥有成千上万的打工仔。

由于地主豪强一般都有政府关系在后台撑腰,往往他们本身也是官僚士大夫集团/外戚集团/宦官集团。

③ 官僚士大夫集团、外戚集团、宦官集团:

三大集团主要通过控制朝廷的“选官制度”,利用制度漏洞进行利益输送,在朝廷上下布满自己的门生/爪牙,形成“官官相卫”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三大集团之间的斗争旨在争夺“选官制度”的掌控权,一开始取决于皇帝个人意志,愿意谁做大哪方的势力变大,后来局势变成皇帝成为斗争集团的傀儡。


二、黄巾军在作战中为何失败:

斗争技术比较缺乏:

①“化零为整”

当革命队伍力量过于分散时要集中起来,组成一股强大的势力给敌人致命的打击。

②“化整为零”

当敌人集中兵力来攻打时,要避实击虚,及时转移到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建立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


上篇就先写到这儿了,中篇接着讲:184年前,东汉时期的“钱从哪里来,到了哪里去”、以及军队和粮食,敬请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