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算是我熟悉的一座城市。因为姨妈住在这里,读书的时候,每逢假期都会来。我喜欢这座城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它与我所生长的毫无特色的小城不一样,是一座富水美丽的旅游城市。
那时姨妈住在外北街,位于景区的背后。我特别喜欢早起,沿着杨柳河边,走到南桥,看奔腾咆哮的岷江水穿流而过。古朴红绿的古桥配上绿白的岷江水,再吹着沁人的河风,桥上卖白果的,卖核桃的热闹穿梭丝毫不影响摇把蒲扇坐着悠闲乘凉的人,风景怡人却热闹市井。
南桥的背后,是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座以前叫做“灌县”的城市,因它而改名都江堰。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造成雨季泛滥成灾。
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将岷江分为外江排洪,内江灌溉;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控制内江进水的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仍在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当然景区是很少进去的,更喜欢抬头就看见青山被云雾缭绕;喜欢在凉爽的天气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看沿途的商店和小贩吆喝;喜欢走到泄洪大坝,看岷江水汇成白柱奔泄而出,在耳边轰鸣。
虽然是旅游城市,但那时,城市的市井与闲致并没有旅游景区的刻意,让人感觉安在其中。
2008年汶川地震,都江堰距离震中汶川80公里是极重灾区。地震后的几天,联系不上姨妈,只能在纷乱的报道中焦急的等待。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我在汽车站接到姨妈的时候,她激动的捏着我的手泪流满面的说“我活着回来了”。后来听她讲述,所住的小区,有几幢楼直接倒塌消失;所幸她所住的楼房只是大面积撕裂。真的无法想像,眼看着旁边楼房至上而下塌陷,熟悉的邻居被掩埋,而无能为力的感觉是多么痛苦。
灾后修建了板房,我和ww还去住了几天,算是一段特别的经历。修建在田地里的板房,到晚上四周伸手不见五指,生活用品需要步行很远去镇上购买,早晨起来就在花台边洗漱,和邻里间仿佛回到小时住平房的时期。
在板房过渡了一段时间,姨妈分到了新的房子。整个都江堰房屋受损的居民都能分到一套房,在灾后10个月就迅速的建好并大部分的居民都搬入了。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才能安居乐业。虽然对整个国家存在的一些诟病会抱怨不断,但在这种大灾大难之后,才能真切的体会到国富民强的重要性。
因为地震,改变了一座城。
震后再来都江堰,景区因为地震的损坏,重新做了规划,修建了新的围墙和城门,建筑也做了仿古性修建。走进去,仿佛走入了四川大多数的新建古镇,新旧交替让人哭笑不得,人头撺动拥挤不堪;老城很多建筑损毁,无法在原地重建,而在城外开辟了大片的土地用于新建小区。居民分流,城内城外各一批,让我感觉除了景区,好像哪里人都很少。姨妈由城内的外北街,分到了城外高速公路口的安置小区。小区很大,住的人不少,但底层大多数店面都属于未出租或关门状态,总让我觉得荒凉。每天公交车收车很早,城内城外交通不便。朋友来了也说,这座城市,到了晚上,城内没人,城外也没人。
这座城市,因为现在住得远,不愿意早起折腾,早晨没有再去过南桥边。在我的眼里,似乎失去了以往的古朴和安静,变得和大多数四川小城一样。
也许哪天,我再起个大早,再沿着杨柳河走到到南桥边,依然会是记忆里一样奔腾的岷江水,一样晨练的人,一样的坐在桥边摇着蒲扇纳凉的老人。都江堰这座城,地震改变了它的外貌,却没有改变这里的人,相反增加了一分人们对生活的坚毅。一场无法预测和避免的苦难,即来之,则安之。
而于我自己,更多的不是外观这座城,而是内省。年华老去不可避免,保持那份走在河边怡然自得的心境,则处处都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