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倾听
不要“过早质疑”
记录要点,不要高估自己的记忆力
花时间和精力搜寻隐含的信息
预期,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
最后,我们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每时每刻都有“我记得住”的证据,而“我记不住”的证据基本上难觅其踪。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真诚地相信自己考试成绩差是因为“没发挥好”。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比自己估计得差(甚至差很多)是一个去除这一幻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相信这个事实,才能够在倾听的时候有意识地为了真正记住而反复(认真)回顾。在一些重要场合(课堂、会议等),也会因此真诚地借助辅助工具(笔记、照片、录音等)来帮助记忆。
如果能够记住要点,并肯花时间和精力搜寻隐含的信息,听者便有能力做下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但这个运用“多余”脑力做出的动作却有诸多好处。首先,它将自动增强听者的注意力;其次,它有助于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最后,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为了能够做到清楚的确认,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这样的句式:“那你 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说者这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尽一切办法表述清楚,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突然发觉自己的疏忽之处,进而没有压力地进行自我纠正。
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
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有时,我们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有人听得进去。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就说明自己所处的状态;话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自己来说意外的)异常反应,就说明自己积累得还不够。积累得不够就接着攒罢。
共生状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一个人的真理在另一个人那里就可能是谬误
真理是相对的。
真理总是在不停地变化。(或者:真理并非一成不变。)
任何观念都是平等的
讨论的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平静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不自以为是,更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时间、有责任、有义务教会他们“想明白”的本领,甚至带他们跨越那道难倒大多数人的障碍,这任务几近不可能完成。首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心智成长都是自己的事情,并且只是自己的事情;其次,这是几乎每个社会都想系统地完成却从来没有成功完成的事情。
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 “看法”、萃取“事实。
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善思考、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正确复述
是“验证机制”,保证沟通的有效
常用“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的句式,如果对方表示没有问题,就说明讨论可以进行下去;如果对方有异议,就要等待对方的重新表述或者我们的重新理解,直至在这一点上没有异议。
勤于反思
几个反思的要点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经常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十月怀胎”就是需要40周左右,这事谁 也改不了—再聪明的人也需要40周左右才能把孩子生下来,再有力气的人也肯定不能提前生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