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备要: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蒙学经典,作者南宋王应麟。从南宋末年一直流行至今几百年。现在仍有不可替代作用。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合称《三百千千》。
《三字经》内容涉及广泛,其主要作用是三字一句,合仄押韵,让儿童以唱诵的方式了解人生的为学次序,国学经典,历史人文。
《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国学概论和中国通史。被学者称为“小纲鉴”“小四部”或者“袖里通鉴纲目”。
古人的为学年纪和次第较之今人是特别高效的。一般以私学私塾教育为例,可以分为蒙学,小学,大学三个阶段。
一般在三四岁开始给孩子启蒙,由父母或者进入蒙馆拜师启蒙。启蒙教材就是《三百千千》。蒙学结束孩子一般识字量在三四千字,当然只是认得,还不会写。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
七八岁进入小学,开始学写大字,读的书也从蒙学教材直接开始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等元典。
十三四五岁开始写文章,对人生,世事,有自己的看法,参加科举考试。
小学也可以理解为学小,就是学做小事:就是要养成好的生活行为规范,也就是古人说的洒扫,应对,进退。古人认为习惯养好了,基础打牢了,人生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成就。
《三字经》内容可以分为五部分:1,教育总纲。2,知识传授。3,为学典籍。4,国史纲目。5,勤学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