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曙光

  现在是2024年12月1日。我好久好久没有在“简书”上写文字了。

  我曾经是那么喜欢这个公众号。到最后不胜其烦,审查文字频繁出现、拖沓,打开一下都那么难。

今天,没有任何其他的原因,我一时兴起只是想试试,在2024年进入倒计时时,我又在换了新手机的情形下,《简书》书写有没有改进、能丝滑一点。

  这两年我看了一些书,听了一些书,路遥、汪曾祺、叶广芩、齐邦媛。这些名家曾有我高攀不起的样子,但慢慢咀嚼了他们的文字,真是挺有意思的。

  我确认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经作古,但我说我认识写文章的他们,这句话应该没大毛病。

  另外,可贵的是我听从季羡林老先生的教诲,按照他推荐的篇章,陆续抄写了《史记》的几个历史人物。

  不是囫囵吞枣式的抄写本身有多了不起。而是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初步养成了系统学习《史记》的习惯。

  在学习《史记》的过程中我跟进聆听了喜马拉雅上《掌柜讲史记》这个栏目,他幽默、诙谐、扩充、深扒了不少历史事件,甚至拓展、改变了好多历史结论……

  从晕晕乎乎,到我也有了一点历史观点。它并非一家之言的认识,那种非要固化历史观点的做法,不是狭隘就是别有用心。

  我是老小白学历史,只是和记性抗争,另外想开阔一下视野。不想老了又被禁锢思想,成了看书又少,越学越傻那种。

  学习是习惯,在这其中也要有自我肯定和激赏的心理,才能养成习惯,坚持下来。

  从手机上看碎片文化很过瘾,有时还参与一下,一搞就是小半天,这也没大毛病,就像吃饭,快餐。

  但系统的学习跟进,自己要管住自己。它是打水泥预制构件里的钢筋,至少这是我的认识,绝不强求。

  等我老到将每天必吃的药都忘了时,我希望自己还记得每一天有意识的学习一会,当然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种人间奇迹有不少人正在创造。今年3月间去世过了百岁的台湾人士齐邦媛女士,80多岁开始写回忆自传《巨流河》……

  造化就是造化,你只能往那走,不要问到底要到哪去……

  新一年的曙光,已经在地平线那聚合。

  2024年还真是不平凡,多少大自然没见过的事都出来了,多少没有用过的超常规武器都用上了,多少人口在战乱中已注定看不到新年的太阳。

  我们国家的概念在这一年又有升华。大日子国家操着心,我们小日子小过,但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现在越来越少。

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已露出曙光,此乃收官之月,惟愿山河已冬,岁月静好!

刘 敏

2024年12月1日晨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雅竹 等待着 盼望着 每日的那一抹朝阳 它不仅融化了寒冷...
    鲜雅竹阅读 962评论 0 1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谢绝转载。 一 如是我闻,一时,老马疾风,置身于某个梦境。 周有虚空,景别混乱...
    孟立明阅读 9,861评论 33 330
  • 莎士比亚曾说过: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
    愫说成长阅读 845评论 0 1
  • 历史 在互联之前学习历史倒也清净,书籍的匮乏使得史流一点点进入视野,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字比一般的书的字要大...
    短笛代歌阅读 1,404评论 0 15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些事,也引起了一些讨论(参见替儒家立下擎天架海之功的董仲舒,为啥...
    倾听历史观阅读 5,7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