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乐成败,大多脱不了“关系”二字。在关系中,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其实只有两个念头。其一,叫作“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其二叫作“我想不想和你一样”。如果别人并非“不得不”,而是真心的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那么你们彼此的关系应该就“没别的事”了。
🪀一个活好的人,可以通过遇见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让自己越活越好,所以发生的都是好事,遇到的都是好人,怎么可能有“分别心”呢?因为越活越好,所以人生当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时光,最后必能含笑而去。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别的事?忙别的事,都是庸人自扰。
🪀我体验到,自己一旦处于尴尬失能状态,内在情绪立即升起,头脑评判同步浮现,这种评判不是在评判别人,就是在评判自己。负面情绪和头脑评判一旦出现,人就完全疏离于当下,陷入手足无措、进退失据的窘境中,效能低到无以复加。
🪀在无路可走的窘境中,我终于渐渐放下,进入臣服的状态。当完全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臣服于当下时,我终于放下烦恼、抛开得失,开始“享受”过程了;虽然一切仍不完美,但当下已圆满无碍。原来,放下评判,臣服于发生的事,就是活在当下!
🪀有时听别人说话,听着听着,发现自己不能认同,甚至有情绪升起,无法保持平静,再这样下去,难免就会和对方“杠”上了。我会和对方说:“对不起,现在我状态不好,建议我们暂停一下,等我把自己调整好,再来听你说话。”有时我和别人说话,说着说着,发现对方脸色不好看,再这样说下去肯定没有好结果,我也会这样做。
🪀通过解释过去的经历,我发现自己状态太好的时候,所想、所说、所做,都效益极好;状态不好的时候,所想、所说、所做,都没什么好结果。所以我知道,人生的效益,与发生什么事关系不大,与自己的状态好不好相关度极高。因此,最重要的是设法保持自己的好状态,万一做不到,至少要设置“止损点”,不能再亏下去,即“知止”!这是一门人生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