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很多医生都有被投诉的经验,比如卫生室内无人值班、村医不上门、医生态度不好,医生给开多了药……
但,这些投诉真的就是合理的吗,其实不然。最近,河北一医院的一名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的吐槽在医圈引起了热议。
这则投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同时也不得不感叹基层医生的难啊。
4月19日,被投诉的医生给一个高血压病人开了3盒氨氯地平,总价才2.52元。两天后医生接到了门诊办的电话,病人把他投诉了,说一次性开3盒药,医生是想挣他的钱。
这个投诉真不靠谱!一盒药9毛钱都不到,怎么就扯到医生是为了赚钱呢?
对此医生表示非常无语,也很无奈。
高血压本就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很多患者到医院诊疗的过程中都会让医生开一两个月或者两三个月的药,避免经常跑医院太麻烦。对此,医生也能理解,通常都会按照相关规定,尽量满足患者要求。
可就这一合规操作,居然被投诉,也是只能说“遇人不淑”,患者有心刁难。
看到医生的吐槽后,网友纷纷留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A网友表示:作为路人甲的我都被气笑了,下次他再到医院就给他开一个星期的,让他每周都跑医院,这样就不会多,医生也赚不到他的钱。
B网友:我也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每天都得吃药,别说开3盒,要是医生给我开30盒,我也不会有意见。去一次医院好麻烦,还要挂号排队,别人想多开都不行呢!
C网友表示:现在的药都这么便宜了?3盒药2.5元,光包装、印刷、说明书、锡板加起来最少都得5毛吧!
当然,也有同行表示:看到这投诉瑟瑟发抖,说不定该医生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都会因此造成重大影响。
确实,对待患者投诉,各大医院都是十分重视的。3月26日,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投诉管理的通知》,要求以“枫桥经验”为模版, 提高医疗机构投诉处理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推行接诉即办模式,将涉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目标。
通知强调的七点要求:
1、医疗机构要建立患者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要完善投诉管理组织框架,设置三级投诉管理机制;
2、医疗机构要设置标准化投诉接待场所,明确人员岗位和安全防范要求;
3、医疗机构要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医患沟通,从源头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医疗机构要畅通投诉渠道,方便患者表达诉求,强化首诉负责制;
5、医疗机构要规范投诉接待,明确接待要求和情况核实;
6、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投诉反馈时间,开展投诉原因分析处理。
7、医疗机构要定期对院内投诉情况进行通报,将科室投诉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以及聘任、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将医务人员投诉情况作为医务人员定期考核以及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不怕患者的合理投诉,就怕遇到那种无理取闹的。合理的投诉,大家都是理解并且支持的,毕竟每个行业都有他的不足之处,需要社会各界一起监督完善,创造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
但有些病人投诉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心情来的,心情好了啥都好说,心情不好,那基层医生就是背锅侠,这对缓解医患关系也不是好事。
(来源:爱爱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