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感悟

星期二早上,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我的母校,参加了“新视域下生本课堂深度学习”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我们观摩的是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执教的是一位男老师。他按照文言文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先将文言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好停顿,再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弄懂文言文的大意;然后借助表格推测卖矛人的思维过程;接着让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这个古诗;再总结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最后拓展文言文《画蛇添足》,完成练习,实现学以致用。

这位男老师引导得法,孩子们的表现也很精彩。在老师的不断追问下,孩子们的思维从表面走向了深层,对“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提出了好几种可能,并得出了跟课本相同的结论。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模式,让思维可视化。

跟以往上课不同的是,这位老师在上课,旁边站着一位校长(与上课的老师在一所学校),他凝视着学生,目光如炬。当上课老师在等待学生思考的时候,他会走到老师身边耳语几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关键的时刻他也会插上几句。“像我这样,再把这则文言文读一读。”他深吸了一口气,铿锵有力地示范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孩子们,再思考,这个卖矛的人如何能将矛与盾卖出去?”这又是一个触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上课的老师没有提到,而这位校长提到了,他满怀期待地等着孩子们给他满意的回答。果然,孩子们没有让他失望,给出了“一天卖矛、一天卖盾”的答案。他又接着发问:“旁边也有一家卖矛和盾的,他该怎么做?”孩子们又陷入了沉思,很快就有孩子说让他买一些质量不好的矛,当着顾客的面亲自表演,这样就能显示他的盾坚固无比了;同理也可以证明他的矛锋利无比。这两个问题的介入,链接了生活,指向了解决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姑且不说这位校长在课堂上出现是否能被我们所认可,但他提出的问题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从文本中提炼有价值的真问题,带领学生去深入学习,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罗才军历时1小时7分钟的文言文教学,设计思路提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第一则《杨氏之子》;第二则 《世说新语·排调》...
    雪韵冰馨阅读 5,462评论 0 3
  • 上午听了两节五年级的语文课。一节是小陈老师讲的《自相矛盾》,一节是小郭老师讲的《草船借箭》。 两位老师非常用心,虽...
    呢喃细语666阅读 1,235评论 0 6
  • 为了选对能代表学校语文科组参加县教学大赛的选手,也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我们连续七天的下午的第1节课进行了校内赛...
    邓玉香阅读 3,012评论 0 0
  • 鉴于我们学校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老师教的累的情况,学校做出决定,大力改革目前课堂现状,提出老师少讲,把课堂真正还给...
    张亚妮zyn阅读 2,939评论 0 2
  • 因为疫情在家办公,每天就有了很多时间去听课学习,听了一段时间的课,受益匪浅。不管是从教学设计,教学技能等方...
    W温暖阅读 3,34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