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上次更文已有半个来月,这段时间里,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我还在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人该如何存在?
进入大学以来,空闲时间太多,读书的资源也太多,于是我开始尽可能多的去阅读。两年多的时间,我真的读了不少的书,也体会了许多 颠覆我思维的观念,我超喜欢这种颠覆的感觉。
当我回过头去看,从小学到高中,这一大段好的时光,我却没能够读几本书。进入大学才开始按自己的意愿读书,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
但还好,它毕竟已经开始了,虽然晚了一点,有一种相识恨晚的情绪。
所以,我很是羡慕有一些人,在大学之前就把该读的书都读了,大学以后,都可以成熟地选择读书并形成自己的东西,而我,却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刚刚开始读书。
一切都不会太晚,后来,我通过阅读,读到了几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就开始喜欢上了心理学。我大学的选修课也因此都选择了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像《社会心理学》、《电影心理学》这样的课程。
但这还不够满足我对心理学的喜欢,我还在网购买了一些课程自己学习了解,没有什么理由,只是单纯的喜欢。
喜欢上心理学,是因为它隐约地让我感觉到,在这个范围内的东西,可以帮助我想清楚某些问题。
最近半个多月以来,我在听我刚从网上买来的《武志红的心理课程》,也看完了他本人所写的那本《身体知道答案》的书,很受启发,确实让我明白,或者说是想清楚自己的一些问题。
我很抵触整天为考试而沉浸式地学习,看学校给我们发的那些很死板的书,这些让我思考,我到底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工具还是成为一个有饱满人性的人。
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给我施加压力,要我一定以展工具的一面,大学期间尽管我会为期末考试、为学业成绩而焦虑,但我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而我内心的声音一直都指向一个大问题:人应该如何存在?
于我而言,阅读好书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正确有趣,也不是知识丰富、真知灼见,而是它能帮助我明白,人该如何存在。
这并不是所谓的哲学问题,像什么“人从哪来,要到哪去”,而这是活生生的人生,弄不明白这个问题,会活在各种痛苦中,痛苦的价值,是逼你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就是简单地像中学那样为考试而学习的状态,没有应有的活力,只有压抑的苦闷。
我想成为一个,成为一个活力四溢的人,我觉得这样远胜于考试,远胜于读书。
当然了,读好的书,于我而言最大的意义是可以指导我应该如何活着。因为我身边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大多数没有活出自己,更不能够指导我了。
而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伟人,他们活出了他们自己,也把这些写成了许多的书籍,读这些书,我觉得,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了,没有之一。
这半个月以来,沉浸于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让我更加觉得心理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它帮助我了解自己的内心,开始明白自己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我会觉知有些负面的情绪,只是默默的觉知,就会让我感觉很美妙,也明白潜意识的作用。
我迫不及待想把这些分享出来,但介于文章的长度有限,以及自己知道那些碎片的知识得整理组织才能够跟大家分享,所以,以后的文章,我会详细的分享出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不应该只是工具,人首先应该是他自己。愿我们能够找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