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简单介绍了下“拿铁因素”,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梳理自己的拿铁因素呢?
当我梳理完自己的后,被数字吓了一跳,原来自己一直都有很多可节省的开销。梳理完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攒钱计划,用书中的话说,就是让账户自动运转起来,这也是今天想要聊的——财务自由三步走。
第一步:优先投资自己
很多人应该都一样,工资到手后,通常第一件事是先交房租水电,还信用卡或者花呗等,最后才会考虑自己。
其实这个顺序错了,这会导致你留不住钱,甚至一有钱就迅速花完了。这不光是用钱的方式出错,更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想要改善,你应该在钱到手的第一时间,优先支付自己,也就是投资自己。
还记得上一篇讲的拿铁因素吗?
你只有把这些钱提前存下,放到一个账户里,这样才不会轻易花掉它。
当我计算完自己的拿铁因素后,发现自己每月有500元,是可以不用花的。存下来,一年就是6千,10年就是6万,30年就是18万,这还是在没有利息的情况下。
倘若把这些钱拿来买理财产品,让它产生收益,就按5%的收益率算,每月存500,10年就有79240元,30年就有41万多。
看到这里时,你可能会说你这太理想,不可能每年都有这么稳定的收益。但我想说,你先去了解下再下结论也不迟,毕竟真正了解过投资的人太少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你不拿去买理财产品,只是存起来,18万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了吧。对于月入几千的人来说,手里有个十几万的存款,就是比没有存款有安全感呀。
所以切记,优先投资自己,优先支付自己,优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第二步:让账户自动运转
上面我们计算每月存500,按5%的收益率计算时,会发现30年的时间就能存下40多万元。这就是让账户自动运转的结果。
而作者在书中是按照10%的收益率计算的,这里先卖个关子。如果我们还是每月存500元,按照10%的收益率计算,30年后,你猜会是多少?
答案是:100多万
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网上找复利计算器计算下,甚至你可以计算下仅把收益率提高1%也就按11%的收益率计算,你看下30年后会是多少,这个数字一定会震惊你。
所以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你本来就很富有。
只是各种不好的习惯,导致我们没钱,甚至入不敷出。而你要做的也很简单,只需要做出一点改变,长期下来,就能积累出好的结果。
当然,我想很多人会抬杠,觉得那么高的收益率不可能。
但我还是那句话:你有真正去了解过投资吗?你知道普通人都有哪些投资品可以参与吗?你知道股票、基金、可转债都是什么吗?
别的不说,如果你有开通证券账户,你就有打新债的资格。虽然这个中签(也就是中新债)的概率很低,但还是可以中,我前不久就连中了三个新债,差不多赚了700多。具体细节就不展开聊了,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证券账户查下,上面有详细的教程和介绍,实在看不懂可以问客服,客服也会详细跟你解释的。
总之,想让你的账户自动运转起来,你首先得抛弃那些人云亦云的想法。让自己独立思考,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而非听到的。
第三步:从现在开始,富有地生活
看到这你可能会有点懵,前面不是让我存钱吗?现在又让我富有地生活,这不开玩笑吗?
说实话我刚看到这的时候,也有点懵,我们本能地认为,开始存钱,就意味着我们要降低生活质量了,这何来富有地生活呢?
但其实,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富有,其实更多的是心态上的富足,或者说是延迟满足带来的富足感。
当你为自己的未来存下一笔钱后,这就意味着你的未来会好过很多。当取消掉那些无意义的消费后,你可以把这笔钱拿来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也就是在给自己存养老金的同时,再存一个梦想账户,专门实现你的梦想。
此时你可以思考下,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你每天把自己搞的那么累是为了什么?
不要看外界怎么说,即便你身边人的目标都是实现财务自由,但那也只是别人的目标,他们不是你。你得想清楚,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有没有什么念头一直在你脑中出现,而你从来没回应过它?
当我看到这个的时候,列了一个清单,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学钢琴、写作、跑步、爬山、旅行、养猫。
其中养猫已经实现,而且还养了两只;写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跑步也已经开始了,目前正在坚持快走,等体重再降些后,就可以尝试跑起来了。
至于学钢琴、爬山和旅行,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因此就一直在拖。爬山和旅行需要时间和钱,还有体力,目前体力方面确实不太行。
至于学钢琴,这个其实想学很简单,买个电钢琴每天就可以练习了。但当我看到买架差不多的琴需要5千左右时,就把这个事搁浅了。
但其实,我是买得起的,还记得我上面说的自己每月是有500元可以省下来的吗?按照这个节奏,一年下来,就有6千元,完全可以买架琴。
所以,不要再被自己的惯性思维再带着走啦,学会独立思考,这样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才能真正地富裕地生活下去。
至此,这本书的重点已经聊的差不多啦,但我还是推荐你去把书找来,好好读一读,那样你才能有更多收获。
在我看来,拿铁因素其实并不单指那些可以有可以无的消费,把它用在其他地方也是同样适用的,比如时间管理。
明天我还会写一篇拿铁因素的延伸文章,讨论下,除了钱之外,还有哪些拿铁因素。
如果感兴趣的话,记得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