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王闿运杨度师徒二人之2【577】2023-12-15(2)
第一次是在曾国藩刚刚练成湘军,正准备出省打大仗的时候,二十岁的东洲书院学生王闿运,只身闯入曾国藩的帅营悄悄帝对曾国藩讲了一通“秦无道,遂有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未日鹿死谁手,尚未可预料,愿明公留意”的话,让曾国藩听了心跳血涌。
第二次,咸丰帝病死热河行宫,慈禧、恭王等人正在与肃顺等辅政八大臣明争暗斗,政局处于晦冥莫辩的状态,前肃顺府中的西席王闿运从北方来到安庆,再次进入湘军大营又对曾国藩说了一通“在安庆首举义旗,为万民作主”的道理。曾国藩未作声,只是以指蘸水,暗暗连书“狂妄”。
第三次,南京打下后,时在湖南教书的王闿运想再次劝曾国藩仗此军威率兵北上,替天行道,走到半路,听到曾国藩大裁湘军,知道曾氏绝无此意图,遂彻底失望,返舟回湘,连曾国藩的面也不见了。
王闿运的这三次行动,显然是在劝曾国藩实施帝王之学,即私蓄力量,把握时机,从帝王的手中夺回江山,自己做帝王。
遗憾的是,王闿运将胸中的学问错误地兜售了,曾国藩并不是他的帝王之学的买主。这首先是因为曾国藩所走的路子,完全不与王闿运同辙。他所奉行的是孔孟之学,要通过堂堂正正的大道来建功立业,拜相封侯。他是一个虔诚的理学信徒,他的人生榜样是圣贤,而不是豪杰。他想做的是世间楷模、“三立”完人,而不是改朝换代的开国之君。其次,曾国藩远比年轻的王闿运老到圆熟。他深知世上的事总是说时容易做时难。他是局中人,更知道若要走争夺最高权力的道路,前途则充满千难万险,许多看似有利的条件都将转化为不利因素,最后的结果多半是惨遭失败,辛辛苦苦所累积的名望地位,不仅顷刻化为乌有,还要殃及整个湘军集团和自己的家族子孙。最后,曾国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性格上又属于那种瞻前顾后、一步三思的类型,加之后来年老多病,他根本上就没有打江山的胆量和魄力。王闿运向他兜售帝王之学,碰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但王闿运对此学问醉迷甚深,并不因遭到曾国藩的否定而死心。他三十余岁便结束云游海内奔走权贵的生涯,设账授徒,著书立说,然心中深处眷念的仍是帝王学说。他一面刻苦钻研,将自己的多年的所思所获记录下来,一面留心在他的众多弟子中物色传人,以继承和施行他自以为已探骊得珠的绝学。终于,他在花甲之年得遇一生中最为满意的学生,此人便是日后辅立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杨度。
二十一岁刚参加过公车上书落第回湘的杨度,此时正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满腹诗书,壮志凌云,却又毫无一点社会阅历,一旦听到王闿运谈起帝王之学来,便立刻热血沸腾,心向神往。当王闿运考验他的心志,说帝王之学虽是大学问,却也风险太大,究竟不若功名之学的稳当、诗文之学的清高时,他竟然毫不犹豫地回答: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虽不得善终,亦心甘情愿。
从此,杨度便投在王闿运的门下,全身心地迷于帝王学的研究和实施。这一迷,便整整迷了三十年,几乎耗去了他一生的全部黄金岁月。
杨度热心康梁的维新变法,又想通过经济特科进入仕途,然而二者都告失败。他东渡日本学宪政,试图以君主立宪来致中国于富强,并欲借此做中国的伊藤博文。然而,他所想辅助的帝王,自己的位子都保不住了,连同两千年的帝王制度一道被推翻。但他还不罢休,转而投靠袁世凯,依附袁克定,企图通过袁氏父子为帝王学的实施作最后的一博。而这一博,失败得更为惨痛。倘若后来不是转向革命,杨度这一生怕是就要永远钉死在帝制余孽耻辱柱上,任谁有回天之力,也不可能将他的形象翻过来。
但奇怪的是,信奉了一辈子帝王学,并将它的真谛传授给杨度的王闿运,却对学生所选的非常之人,和所从事的复辟帝之业并不热心。他虽然应袁世凯之邀,来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国史馆长,却又将中华民国比之为瓦岗寨、梁山泊,说什么“瓦岗寨、梁山泊也值得修史么”的怪话。他治下的国史馆只拿薪水谈诗文,正务一件不干。他得知杨度主持筹安会,将要拥戴袁世凯登基时,便借故离开北京回湖南,并极为认真地叮嘱自己的高足:“早日奉母南归,我在湘绮楼为你补上老庄之学。”
封建社会末世中国最著名的热衷帝王学的大名士,为何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毅然放弃了自己一生的信仰,由帝王走向老庄,由入世转为出世?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为思考的有趣课题,也是我(唐浩明先生)在写作《杨度》时所十分感兴趣的一件事。
我(唐浩明先生)想王闿运之所以如此,一则是他不满意袁世凯,认定袁世凯非命世之主,不值得辅助,一则也是出于王闿运的名士性格。王闿运从年轻时起,便一方面孜孜以求功业,一方面又不拘小节,风流率性。他是一个很追求全真保性的人。故而,当他面临着一片混乱的政局,和一个刚愎自用的政客时,再加以自己已到了实在不能办事的八十三四岁高龄,于是便采取游戏人生的方式,来对待他所担负的貌似庄重的职务,最后干脆以一走了之跳出是非圈,全身远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