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六篇“季氏篇”,本篇提到当时鲁国的政治情势的问题,也提到了德行、学识等方面的论说。
在上文品读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文中先是提到孔子对于隐者有批评的态度。
对于“善”,孔子说他听过怕做得不够的人。
对于“不善”,孔子说他见到过会赶紧避开的人。
而对于“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
他听过这样的话,却没见到过这样的人。孔子以此来批评隐士的不作为,求独善的行为。
后文提到,孔子以“齐景公,伯夷、叔齐”来对比论述品德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齐景公家财万贯,死后却没人理,没有后人称颂。
而“伯夷、叔齐”,虽然贫困,但死后却得到很多人的称颂和赞誉。
孔子由此来论述品德的重要性。
继续下章: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译:
亢:亢(gāng),即陈子禽,孔子的学生。
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指特别的教导。
远:不亲近,不偏爱。
原文解析:
陈亢问伯鱼:“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不同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
有一次我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跑过时,父亲说:‘学《诗》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
我便退下来学《诗经》。另一天,父亲又独立院中,我又快步跑过时,父亲问:‘学《礼记》了吗?'我回答:‘没有。'‘不学《礼记》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啊!'
我便退下来学《礼记》。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
陈亢下来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却得到三个收获,听到了学《诗经》的道理和学《礼记》的道理,还听到了君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孩子相同的事情。”
有感解读:
本章讲的是陈子禽与孔子的儿子伯鱼的对话。
伯鱼即孔子的儿子孔鲤。孔鲤出生的当天,鲁公赐给了孔子一条鲤鱼,孔子就给儿子起名叫鲤。孔鲤比孔子去世得早,孔子属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陈亢问他“子亦有异闻乎”——你父亲有没有跟你讲过什么特别的学问,你跟我说说。
孔鲤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的。然后孔鲤描述了几个场景,有一次他看到孔子在院子里边站着,弯下身子从旁边走过,等等。
“趋而过庭”,就是弯下身子赶紧过去。传统家庭,父亲是很紧要的人物,为子女所敬畏,如贾宝玉见了贾政,总是低着头就走。
这一次孔鲤弯下身子,想赶紧过去,孔子把他叫住,说:“你学《诗经》了吗?”孔鲤说:“我还没学呢。”
孔子没有批评他,而是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如果不学《诗经》,跟别人讲话的时候就显得没有文化。孔子让孔鲤把《诗经》好好读一读。
这是孔子对儿子的教诲。孔鲤“退而学《诗》”,开始学《诗经》。
又有一天,孔鲤又看到父亲站在那儿。他从旁边经过的时候,孔子问:“你学《礼》了吗?”
孔鲤说:“没学过。”
孔子说:“不学《礼》,你没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跟别人打交道,需要把《礼》好好学一学。”
鲤退而学《礼》。
孔鲤对陈亢说:“如果你非得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这两样是我父亲单独跟我讲的。”
陈亢打听到了东西,特别高兴,出来以后就说“问一得三”。我今天采访相当成功,问了一件事,得了三个信息:知道《诗》很重要,知道《礼》很重要,又知道君子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吃独食”,而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普通的学生一样对待。
陈亢的这一次试探,发现孔子对待自己的孩子一如对待其他的学生,孔子的人生境界、品德修养很高尚。
孔子关于“诗”与“礼”的教诲,直到今天仍然受用。无论社会制度怎么演变,人们生活怎样富足,“诗”与“礼”也是值得学习的。
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更需要学习文化知识,通晓做人的道理,才能适应各种社交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