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了《道德经》,又听了周老师讲的《论语》,突然有串在一起的感觉了。
为什么孔子说人跟人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就体现在,对待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礼节。这是原则,也是礼的意义所在,这个意义就在于人和人是有差别的。
我理解,这个差别只在于身份上的,或者职业的不同吧。
而礼节中蕞重要的部分,是和,因为“礼之用和为贵”。和,就是人情的部分。
如果人和人只有严格的阶.级差别,那也太残酷无情了,人还是感情动物。孔子知道,所以讲差别的时候,只体现在礼节上,而人情上,不能有差别。这一下子就到了老子的意思。
老子说的没有分别心,孔子把它应用在实际事件中了。孔子说礼节很重要,礼节代表了原则,代表了人与人(或许是身份、职业)的差别。而和也很重要,和礼节一样重要,这代表了道德的层面,代表了人情的部分,不能因为大家身份不同,而让彼此心生不和。
否则就会有人因为被差别对待,而不愿意待在自己的阶.层。这样的状况,不但让社会.混乱,也会让个体丧失方向,去碰壁,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
以前一直觉得这世界的规则是怎样的,和每个人关系不大,大家还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的事。顶多就是根据规则的改变,而微调自己的生活吧。
但是自从看了以前古人治国的这些道理,发现一个社会的氛围实在和个体的命运息息相关。社会的舆.论氛围更是一个大大的指示牌,它的导向,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对生活志向的改变。
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所以有时候不敢相信所见所闻,不敢读取太多信息,这些爆.炸的信息,说不定哪一条,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可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