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70年代后期,上个月刚刚过完四十岁的生日。在迈入五十岁的门槛前,仿佛提前听到即将到来的讣告,毫不留情的停放在你的面前,用一种无法琢磨的眼神审视着你,穿越空气,穿到过去的每一天,在那犀利的眼神中无处可躲。
时间就是命运,就是生到死的审判师。
只是,真得不服气,这一遭总想做点什么。
01
其实,大部分的未来都与别人没有太大的关系,亲朋好友可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当然,对于名人的持续成长影响力另当别论。
大部分的努力没有太多的意义,所以真的可以放弃?还有,为何不愿意放弃,除了意志坚强的,大部分是对未知的期盼。
比如,写作的人,希望有朝一日成为畅销书作家、希望被签约、希望自己登上更高的平台。众多的追求淹没了日常。正是这一点希望让太多人剔骨受苦愿意坚持,佩服。
我每次写文章都抱有歉意,这歉意中有惶恐和不安,尤其对祝福我文字的朋友们,并非担心读者的不喜,而是我的文字并没有达成我的愿望,还有很多意思尚未表达清晰,问题考虑不到位,在我人到中年的日子里,我借助文字在成长,但是恐增添了不少文字的垃圾,浪费你的时间。
没有帮助的文字,不是我理想中的文字。
而回头看,每天努力的都是此类文字,没有营养,立意不清,观点模糊。诸如此类的文字充斥着自己的空间。
唯一可以欣喜的事,是看到成长,每次一点点进步,就是成功。
在40岁这一年,所有关于时光的感慨在此被化解。
每时每刻的努力,虽然不是最完美的自己,但是这个过程带来的体验、心流、成长等,却是终生的财富。
02
其实,终生的财富还有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此时此刻的我,笃定一个道理,这世间大部分人大部分的行为设定都是基于思维方式的。
固定型思维方式的人看到的一般是困难,困于现状而不愿意前进,成长型思维方式的人想到的内容是未来,因为未来才是战斗的场所,展望未来的人具备良好的优选方式。
一个同事,我们大家都不太愿意与他开会,究其原因,就一点:
他有一句口头禅:这事真的太难了。
于是,几年后,他成为部门一个悠闲的人,被快速边缘化,他身边的一起成长的同事有升职加薪的、有另攀高枝的,停留在原地的他,已没有多少机会与别人说这事很难了。
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与努力两个字无缘,或是条件太好、资源太多、可以啃老。
又可能是不愿意吃这苦,吃不了世间的苦,又想收获满满,哪有这样的好事。
03
其实,真有人期待这样的好事,我也认识好多这样的人。
去年开始,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了,变现时代仿佛到来,大潮涌动,吹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变现之路,确实有很多优秀平台优秀资源值得付费,但是一筐桃子中总有烂桃在滥竽充数。
浮躁、焦虑和急于求成是这个时代里大部分人的表征,迎合的内容就应运而生,比如30天掌握啥啥啥,从一万到百万。
或有好东西,或有真材实料,或有启发。
但是,在浮躁、焦虑和急于求成的状态下,人的学习是速成不易沉淀,不为我所好。
只是,我不排斥这样的学习,人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谁也无权指责。
只是,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白日梦,对于我们这样没有资源的人,脚踏实地的感觉太实诚,即便现在没有成功,也不能放弃。
04
其实,有的人特别喜欢放弃,当做一件事情,看不到成效的时候,他就告诉自己,我可能不是这块料吧,不如换一个新的领域,而缺少对问题产生的分析,放弃成了一个习惯性的动作。
当然,我们没有说放弃,重新选择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许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很多人习惯了放弃,习惯了面对挫折然后放弃的态度。我们也并没有说要在一条死的路上,做很多的无用功。只是告诫自己,当你一旦做了选择,千万不能轻易的放弃。
这段写得太鸡汤了,回头一看,差点吐了,但是其实是真心实意的东西。
我曾经和很多朋友在一起聊过一个思路,就是我们现在所得到的很多的道理,其实都是一个方面的,仅一个场景的,甚至可以说这是片面的,有人说放弃是一件好事,可以重新选择,有人说你不要轻易放弃,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对,这是有场景局限的。
我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当你选择了以后尽量不要放弃。
我曾参加一期写作培训班,那一期大约400多号人吧,最后真的能够写作的或者是活跃在写作这条线的人坚持下来的真的不多。
所以,大部分人的消费都是冲动的,冲动完后一看太难,或做了一段时间没有成效,就选择放弃,我想,这大概是对自己物质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时间的不负责任。
当然我不能随意的指责,只是提醒自己,在每一次作出决定之前要考虑清楚,作出决定以后不要轻言放弃。
六月底前我反省自己,为自己没有坚持写作找尽了理由,自我满足,不断麻醉自己,几个月停止成长,风轻扬说,一旦停下来,再拾起来真的比较难。我就是停下来,就懒得动了。
我认真思考了,反思了自己,一切借口都是纸老虎,给自己找的理由太多,把情绪当成借口,把忙碌当成借口,包括生活休闲的借口,实际上就是不够努力。
当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自己感到非常的羞愧,然后开始思考新的写作方向,比如最近民国1931年的故事,还有关于认知思维和反省的《修炼记》,这两个系列是换一个思维看世界的学习过程,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因为,这才是努力的样子。
2018年6月30号。
这是这个系列的第五篇,一开始就是反省自己的一些日记。没想到得到大家认可和支持,于是我就厚了脸皮把它发布出来,大部分文字的呈现方式就是口语化聊天,与文学根本搭不上任何的边角,对文学比较苛刻的伙伴们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