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工作也作出了新的重要指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乡村振兴路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艰巨、必然要成功的历史性的伟大工程。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要借好“三股风”,在三股春风的加持下,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乘着政策之风,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政策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引方向和主要策略。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科学实施发展政策,最大限度发挥国家和政府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和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的政策是因地制宜的,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实情制定本地乡村振兴政策,用政策支持、鼓励、激励村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用好人才之风,为乡村振兴精准赋能。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推动乡村振兴,关键靠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要重视人才的作用,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才能带领村民更好地振兴乡村,带领乡村振兴事业更好地发展。基层事业需要人才的加持,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要任人唯贤,充分发挥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力量,为乡村振兴精准赋能。
借好创新之风,为乡村振兴助燃加速。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尊重创造,鼓励创新,激发乡村的创新创造活力。组织学习教育培训,更新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知识,学习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在学习中开拓思维,然后吸收、转化、提升,凝练成创新之路。不仅理论要创新,实践也要创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用新理论新知识想新办法走新路子。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那么政策是根,人才是茎,创新是枝,三者缺一不可。经过春风的吹拂,秋雨的浇灌,根、茎、枝都将发展壮大,冒出繁盛的枝叶,开出绚丽的花朵,最后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