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书时瑟瑟发抖,资治通鉴?毛主席一生曾研读过17遍的那套巨著?这岂是我这种历史小白可以读懂的?一瞬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脑海里迅速闪现学生时代背过的文学常识:《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可将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除此之外,对这部巨著没有其他认知了,总觉得它离普通人太遥远了。其实,很多经典大部头都存在这个问题,普通人很难读懂,或者压根没有勇气去读。
喝口茶压压惊,再定神一看,原来这并不是原著,而是叫《资治通鉴:熊逸版》。顾名思义,是作者熊逸针对这部经典的解读。
熊逸是学贯中西的思想隐士、文史作家。他非常低调,一直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目前只是知道他笔名叫熊逸,是“得到”app的课程主理人,有《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熊逸书院》《熊逸讲莎士比亚》等课程。
轻轻打开套盒,首先被这沉稳大气的配色设计惊艳到了。这套是《资治通鉴熊逸版》的第二辑,讲述的是战国的崩解和秦帝国的崛起,选用了极度代表性的"俑绿"和"俑蓝"作为配色。因为兵马俑是秦朝强盛国力的代表,从出土兵马俑的主要配色中取了绿与蓝两色,呈现出大秦帝国的气象,就冲这颜值,也必须摆在书柜的C位。
那么言归正传,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经典,熊逸到底咋解读的?
一本一本地翻开,历史小白表示完全可以读懂。熊逸老师运用“串讲”的方式,逐字逐句解读《资治通鉴》,他的解读并不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
在这部读史大工程中,熊逸老师公布了他的方法论:七把刀。他说写这套书就像厨师烹饪一头大象,每一个细节都重如泰山。
第一把刀:追本溯源
熊逸说这是我们读史的第一项功课,无论是一本书,一份档案,首先都应该追踪出处,评估信息源的可靠程度,还要考察如果信息源失真,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文字传抄的错误,还是立场不同带来的偏见。
第二把刀:竭泽而渔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 不同的记载往往会有出入,甚至南辕北辙,这是就需要通过蛛丝马迹去伪存真,找到真相。这意味着凡是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用到的文献,只要保存至今的,熊逸都会审视一遍。
第三把刀:跟进学术前沿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受限于史料,主要从《史记》取材,而司马迁写《史记》更受限于史料,没少犯错,这些错误又被司马光抄了下来。所以随着新文献,新遗址的发掘,参考诸多史料及历代学者的考订,熊逸对其中的错误花了很多篇幅做校正。
从前面三把刀足以看出熊逸治学的严谨,他已经为我们去伪存真,还原出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
比如流传了上千年的项羽火烧阿房宫经过作者抽丝剥茧地分析,总算平了这桩冤案。《资治通鉴》中关于阿房宫的描写取材于《史记》,司马迁写阿房宫参考的不是阿房宫的遗址,只是秦政府档案管里的规划图。而且阿房宫前殿遗址已经被考古发掘出来了,铁证如山,阿房宫既没有建成,也不存在被火焚烧的痕迹。至于杜甫《阿房宫赋》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为了针砭现实,只是把阿房宫当成一个寓言来写,借古讽今。如此说来,世人欠项羽一个道歉。
再比如,焚书坑儒这事也让秦始皇背负了上千年的骂名,但事实上,焚书和坑儒是两码事,而且并不是针对儒家发起的迫害行为。受牵连的数百人中到底是方士还是儒士在当时未必泾渭分明。在儒家掌握了话语权后,把这些受害者刻意强化成殉道的儒生和圣徒,添枝加叶,塑造一段苦难的历史,目的是把儒家经典奉为圣经,为儒学的国教化制造舆论。
历史事件本身只是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只有去思考它的意义,才能对今天有意义。但是一个历史史实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吗?显然不是,如果历史有客观的意义,那这个意义也不是人类所能理解的。在我们就一个史实去分析和思考它的得失成败,必定不能脱离主观。每一段历史的经验教训与现实意义,都是由后人赋予的,是一种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对于过去的一种主观认识。
那么就涉及到熊逸的后四把刀,看他如何在个人的主观意识中尽力保持客观和中正。
第四把刀:知人论世
这把刀用来剖析司马光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学术立场,看懂他在编写过程中的取舍、裁剪和褒贬,以及他在当下那个时代所面临的时代问题、责难和质疑。
第五把刀:思想史的专用解剖刀
《资治通鉴》催生出很多衍生作品,被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从各种角度深挖或品评,并影响到民间文学,所以熊逸也会时不时带领读者去某个朝代的某个作品中兜上一圈。
第六把刀:古代意识
读古人的书,既要从古人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局限,也要从上帝的视角俯瞰全局。
第七把刀:现代意识
作为现代人,既有比古人多上千年的历史经验,又有全球范围的参照物可参考,所以古代意识和现代意识需要不断切换。
熟悉了作者的“七把刀”方法论,再回到本书,就会发现作者刀刀制胜,游刃有余。既有辨别真伪的史料分析,又有让现代人深受启发的管理经验,还有深度的专题研究,更有中西对比的世界格局。
比如当西方沉溺于造像艺术,亚历山大大帝看到了造像背后的政治意义,可以让更多人一睹统治者的伟大形象,维系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秦始皇则靠各地巡视,增加曝光度,在重要地点刻石立碑,作为自己“到此一游”的永久纪念,也算给各地老百姓一个可以膜拜的具体物件。这种中西对比既有趣又深刻,也可以窥见当时中西方管理模式的区别。
同行者众,不远千里。启程吧,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