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声告白》是华裔美国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精心编排的一个压抑又痛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曾经无法实现的梦想。
李先生是中国移民,在白种人群中饱受异样的眼光。从小没有朋友,只能一个人埋头学习,渴望通过刻苦学习逃避痛苦。他希望莉迪亚能够多交朋友,融入群体。
不想让父亲失望,莉迪亚假装自己有很多朋友,常常装作给朋友打电话,其实她根本就没有朋友。
李太太渴望成为一名医生,但是她却因为结婚和养育儿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她把自己的梦想转移到莉迪亚的身上。她送给莉迪亚的礼物一定是关于医生的书籍和听诊器,她时刻关心着莉迪亚的学习。
在妈妈的期望下,莉迪亚放弃自己社交的机会,刻苦学习,提前选修高年级的课程。成为了一个离群索居的被父母梦想压的喘不过气的孩子。
在三个兄弟姐妹中,莉迪亚是最受父母关注的。她是父母眼中的希望,她也一直做的很好,成为了父母眼中优秀听话的孩子。
直到16岁那年,她的物理成绩没有及格。她那唯一能够理解她、不被父母关注的哥哥考上了哈佛大学,马上就要离开家了。她的父亲有了外遇,母亲因为自己考试失败而失望的眼神。这一切的一切,压垮了这个16岁的花季少女。
在一个深夜,她走向深沉的湖水中,在渴望做一个全新的自我的梦想中,沉入了冰凉的湖水中
02
父母的期望,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成为压死孩子的重担。
不知多少次,父母对孩子说:
“我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你呀!”
“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如何如何了。”
“我们都是为你好!”
“我们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听到这样的话语,在父母和社会道德面前,作为孩子,你无法反驳,更是不忍反驳。
这是一股强大而无形的压力,或缓慢或猛烈地加诸于孩子的身上。成为孩子叛逆、痛苦甚至是死亡巨大推力。
一个朋友说:“要是我以后有孩子了,一定要送他去学吉他。”
我问:“为什么要学吉他。”
朋友说:“自己小时候就想学吉他,可是家里穷,没有机会。所以以后一定要让自己孩子去学吉他。”
想象着孩子抱着吉他弹唱时引人注目时的样子,朋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父母总常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延续,想把自己的缺憾和梦想交给孩子。却不知道,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03
前段时间,北大高材生控诉父母的万言书在网络上引起众人关注。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同情孩子被父母“控制”,有人批判孩子不懂体恤父母心。立场不一罢了,不过这也确实值得众人反思。
贺拉斯说:“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
我倒觉得这是孩子开始独立了,独立的第一步当然是推翻父母的“统治”了。父母不愿放手,孩子也就孤注一掷了。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开心。
做父母的反思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当子女的反思自己,有没有一边吸着父母的血,一边控诉父母的控制。或者好好想想办法让自己快点成长,快点独立。
面对父母的重压和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独立。自己有了独立的生活能力,包括物质独立和精神独立,父母想要控制都控制不了你了。
父母也要帮助孩子独立,不然我怕孩子会像莉迪亚一样,撑不到自己独立的年纪,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换句话说就是人总要离开父母,活成自己的样子。父母不如早点放手,帮助孩子独立。孩子也要早点放弃索取,尽早独立。我想这样,父母和子女之间关于控制的矛盾会少很多。
这样的话,父母省心,孩子也快乐一点。不用去追,孩子从离开母亲身体的那一刻,就在不断地远行。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在独自的人生中,寻找独特的自己。
这样的话,父母省心,孩子也快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