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方法的性质
1、教材和方法的统一
教材和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教材是把原来原始和分散的事实,经过仔细的考察、审慎的补充和安排发现有助于观察、记忆和进一步探究的联系以后取得的,这是事实标志着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出发点。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方法不是教材以外的东西,使教材达到各种目的的有知道的运动。
经验并非心智和自然界、主体和客体、方法和材料的结合,而是一种无数力量的继续不断的相互作用。
通过许多成功和失败的事例,进行了细致的广泛的比较,就有助于掌握各种原因,通过把这些原因依次排列,就可以有一套程序方法或技术。
把方法和教材孤立起来产生的弊端:1、忽视经验的具体情境教学方法由权威方面向教师建议,不是他们自己观察的表现,所以所得到的方法机械一律,对不同学生用同一种方法。但是如果设置一个环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有指导的作业,促进灵活的个人经验,则最后获得的方法各有特点。2、脱离教材的方法,会导致对训练和兴趣的误解。3、使学习活动本身成为一个直接的和有意识的目的。在正常情况下,学习乃是教材作业的产物和酬报;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学生不自然或紧张的态度。4、在心理和材料分离的概念的影响下,方法往往成为枯燥的常规,机械地演戏指定的步骤导致机械呆板。
2、一般方法和个人的方法
一般方法是长期积累起来的、相当稳定的取得成果的方法,容易变得机械僵化。通过他对目的和手段所提供的启发而简介的发挥作用。
虽然方法的一般原理可以促进知道个人的方法,但是无论什么事,一个人必须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环境自己做出反应。
教师所要做的事,是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使用他自己的力量——心智、个人的方法和创造性等。
3、个人方法的特征
直接性。与自我意识、窘困和拘束相对。
虚心。有助于了解需要解决的情境和决定行动结果的任何考虑都能够接受。保持生长的能力、保持孩子般的天真的态度就是虚心接受意见的一种报酬。教育成长的标准是学生心理过程的质量。
专心。兴趣和目的完全一致。但是经常会出现学生因为一些外在的原因,隐藏自己的真实兴趣,迎合老师的要求,但是他潜在的欲望决定了他主要的思想进程和更深的情感反应。
责任心。事先考虑任何计划中的步骤的可能后果,并且有意承受这些后果的倾向,及考虑这些后果。理智上的责任心只有通过进一步探究所理解的事务的意义,并根据这种意义见诸行动的实践才能树立起来。理智上的彻底性是识破一件事,依靠细节所丛属的目的的统一性,而不是不相联系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