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尝试的是思维导图《学习之道》,大概花了两个番茄钟。因为我对这本书看了两遍所以思维导图画起来比较清晰。思维导图的优势是对文章的整体大纲会很好的回顾了解。劣势是浪费时间,看书的宗旨是看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知行合一。一本书里面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对你有用,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在对你没用的知识点上面,不去把对你有用的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增加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去,然后知行合一。
附采铜的读书论
很多人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喜欢画一个思维导图还原书中的主要观点。还有人会写一个书评,去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对还是错。可是,作者的体系是他的体系,你无法直接受用;而观点的对错,对,是他对了,错,也是他错了,跟你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定要评个所以然出来呢?
读书时,你更应着眼的是,这本书对你自己的意义。具体来讲,就是从“我”的需要出发,像一个探险家/考古学家/盗墓者/松鼠一样从各种书里探测、挖掘三种东西:原则、方法、素材。
原则:书里有什么做事的原则是我可以借鉴的。
方法:书里提供了什么做某事的方法。
素材:书里提供了什么故事案例可以用来填充我的框架。
这三样东西有些是在字面上,作者写明的,更多的,是深埋在文本之下,需要由你用你的洞察力去找出来。
你读到的书是一整体,而你需要把它打散,找出你所需要的碎片,或原则,或方法,或素材,然后在你脑中拼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