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感受,就是被表扬和赞美的时候,不能轻易的接受,反而感到不安是感到自己的成绩不值得这样的表扬和赞美,甚至产生内疚和不配的感觉,觉得自己德不配位。并且还有一些人不但不能因他人的表扬或者赞美而开心,反而总是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自己没有做到或者是对自己不满意的部分,甚至会觉得自己是一个骗子。
有这种心理感受的人,在生活当中并不是少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跟自己的个人价值观有关。一个人如果个人价值感低,就会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自己做出的成绩本来就是理所应当或者完全出于侥幸。所以他们难以接受别人的赞美,难以产生自豪感,在受到赞美或者表扬的时候,他们通常理智的让自己选择冷处理。接受不了赞美又会强化自己心中我不够好的理念,挫败感和羞耻感也会越来越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心理状态跟童年和青春期的成长环境有关,过度挑剔、过度忽视和过度表扬的家庭成长环境走出来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心理特点。如果孩子的努力、能力和成绩总是被忽视或者否定,总也得不到期待的认可,他就会觉得他取得的成绩不是应该就是侥幸,即使是以后遇到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也可能很难接受,甚至对赞美的一方产生误解;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自小被过度表扬,则会导致他患得患失,时刻担心自己不够完美,总是觉得自己所做还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要求,从而产生不配得的感觉。
每个人成为当下的自己,都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都是有值得赞美甚至赞叹的部分的。不能接受他人的赞美,减弱了自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会使一个人减少或者缺乏生活的动力,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告诉自己:1.我要勇敢在他人面前显示我自己的好,这是我通过努力达到的,别人任何的赞美都是我应得的;2.自我贬低、自我怀疑只是自己的感受,并不是事实的真相,然后从生活当中寻找反证。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和怯懦、质疑和恐惧博弈的过程,你知道你自己一直在前进,所以你不会输。无论何时何地,你永远配得上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