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着宅着,就入秋了。不管你怎么过,日子都要往前走。
秋天到了,热却丝毫没有要褪去的意思,高温天气还在持续稳步的推进着。“秋高气爽”有时候其实仅仅是一种文学术语,并不完全代表季节,至少处暑前的秋,浅秋的季节,“秋高气爽”毫无疑问都是一种很难得的天气。
“立秋”了,高温还在苦苦纠缠。当高温遇上周末,一家四口宅家除了睡睡睡,聊聊聊,就是做做做,吃吃吃……枯燥乏味的生活让我很想念家乡,想念父母。这一段每次和女儿说到想家时,她都会来一句:“你最想念的难道不是我吗?”这是一句女儿从小就喜欢给我说的玩笑话。话没有错,但理却不是那个理。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我自然满心满眼的会想念她;现在每天都和女儿在一起,我心里又会想念家乡的亲友。人啊,总是对不在身边的人更加牵挂,也许是身边的人好不好,都是明了的缘故吧!远方的人因为不了解她是否真的好,才会更加牵挂吧!
我是个重情义的人,亲人过得不好,我就会忐忑不安。最近为了妹妹家两个孩子的事,我就跟着父母和妹妹妹夫两口子一起烦恼起来了,每天都要和父母妹妹聊会天。该想的办法大家都想了,该说的话也都反复说了,但是于事丝毫无补,妹妹焦虑,我和父母也跟着操心。妹妹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很有主意,特别任性,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属于脾气比本事大的那种人,年龄也不小了,对未来没有丝毫规划,大人安排的事又不想做,自己毕业了几年也是一事无成,作为亲人谁看了能不焦虑呢?
“立秋”了,眼看着一年过了一大半了,眼看着这一年就要过去了。对于年轻人而言,一年一年的日子都是很宝贵的,耽误不起。前天和女儿聊天时,还说到年轻人五年就会分开一拨人,现在时代发展快,每隔五年回头去看,身边的人都会不同。上进的人五年肯定也会有变化,不上进的人五年就会和别人拉开距离,别人都已进步,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向后退去了。前一段女儿办婚礼,来了好多同学,发现好多同学已经和别人拉开了距离,尤其本科的同学,没有读研的,有人已经在大城市立足,有房有车,有人却还在原地,甚至也许已经换了几分工作,或者已经失业了好久了。高中的同学差距那就更大了,女儿的一个高中同学,考大学时曾经是他们班前五的同学,上的上海交大,可是他交大毕业后国内的硕士看不上读,国外的没申请到满意的,这后来一晃两晃,今年才出国读研去了,整整比别人晚了四年。其余当时考的一般的同学就不说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人生很短,而光阴总是无情,谁也无法改变时光的轨迹。
我说过我是念旧的人,其实我要说年轻时的我与其说是念旧,不如说是没有上进心。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习惯了躲在光阴的背后我行我素,实际上就是一种后退。年轻时挥霍过的时光,都是欠下的债。
“立秋”了,我有好多感慨。一直认为值得念的旧,一定是妥贴在光阴中的花朵,即便是隔山,隔水,隔着一段曾经,轻轻拾起,依然是暗香盈袖。
青葱岁月,经过欢笑,走过别离,那些遇见的美,如一场秋露,有着薄薄的凉。
慢慢的明白,生命中的有些遇见,只是为了让我们在更深的岁月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时光隐去了繁华,还有多少曾经,能让我们安静的坐在庭院中,于一杯茶的安暖里,念起你的旧。都说人生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放弃。能自由选择是一种享受,能适度放弃是一种洒脱。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连选择的余地和放弃的权利都没有,尽管人人都心有不甘,但有些曾经,关于幸福或苦痛,只能深埋心底;有些希冀,关于现在或将来,只能逐步遗忘。既然不能影响他人发光,不如把自已当成核心!
周末全家人群聊,看到父母又累又疲惫的样子,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两年陪父母的时间减少了,心里的歉疚却与日俱增起来。这一段,几次视频时,有那么一瞬我的泪水会突然顺着眼角滚滚而落。父母,对儿女的想念是年龄越长越浓烈,儿女呢,回报于父母的却是越来越少的陪伴。
年轻时,习惯了追逐繁华,年岁大了,却更加痴迷寂静。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思考人生,感悟生活,听着自己的呼吸,安放寂寞,也放逐灵魂。
年岁大了,突然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女子吧,静静的坐在旧时光的院落里,喝茶,翻书,听父母的唠叨,和父母一起吃最家常得饭菜。
秋凉了,我这只候鸟,也该尽快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