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中唐前期的部分诗人(1)

一,顾况,张继

中唐大历前后诗歌呈现一种过渡状况。顾况、戴叔伦等用诗歌反映现实,是杜甫的同调,也是新乐府的先驱。刘长卿、韦应物等主要以山水诗见称。由于社会的动乱和王朝的衰微,这个时期的作品多半染上了感伤的色彩。

下面就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些介绍。先说顾况。

几年前,我带儿子凯去河南洛阳寻医,因时间紧张,除了游历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外,其它文化名胜都没来得及探访。但夫人一亲戚恰好住在涧西区位于洛河之滨的洛浦公园附近,于是,乘着闲暇,我独自一人驱车去转了转。我并非去公园观光,我实际的目的是去公园以北的西下池村。那地方,传说与祖籍丹阳的顾况有关。

相传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身在洛阳的年轻诗人顾况意外拾得从皇家宫女所居上阳宫排水沟流向下水池的一片红叶,叶面上有宫女题写的哀怨诗句“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天宝宫人《题洛源苑梧叶上》)。

顾况一时动了怜惜之情,随即也赋诗一首写于红叶之上,并将这片红叶从上水池传进宫内。这首题为《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写道:花落深宫莺亦悲, 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 叶上题诗寄与谁。

那位哀怨的宫女未曾料到竟会取得顾况的回赠诗,一下心旌摇曳,爱意萌动。两人很快就对上了“眼”,随后常凭借红叶传送爱恋的心声。安史之乱期间,顾况趁战乱找到那位与他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心心相印结为连理。

从此,“红叶题诗”便成了托物传情的一个典故和成语,红叶也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之一传咏至今,这段浪漫甜美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作“下池轶事”在洛阳古城流传。

据唐宋一些传奇故事版本记载,后来的卢渥、于祐等都效仿过顾况,成为长安宫城外新版“红叶题诗”的男主角。这出爱情传奇,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顾况晚年弃官归隐,于茅山受了道箓,自号“华阳真逸”。后常在茅山、海盐间往返,并游于江浙皖南一带,最后不知所终。

顾况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新乐府诗人,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开了白居易新乐府“首句标其目”的先例。他的乐府诗不避俚俗,不乏尖刻,往往直击现实。其中以《囝》最著名。唐代闽中官吏常取幼童作阉奴,诗中揭发闽吏这一残害人民的罪行,写得极其沉痛。列录如下: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

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

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

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

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

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囝(jiǎn):福建一带方言,指儿子。闽方:闽中,今福建省一带。臧(zāng)、获:都是奴隶的别称。髡(kūn)、钳:古代刑罚的名称,也是奴隶身分的标志。髡:剃去头发。钳:用铁圈套在颈上。郎罢:方言。闽人用以称父。

说实话,我对他的这首四言诗很难欣赏。要说揭露现实针砭时弊,杜甫比他深刻得多,而艺术性方面,这首诗作实在不值一提。我反而更喜欢他的歌行体,譬如《公子行》还有《行路难》。看一下他的《行路难·其一》: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饭岂堪食。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

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看君颜色好。

语言通俗流畅,又能反映民生疾苦,且音律谐和,相对而言值得一观。

其实,顾况的七绝清新自然,饶有佳作,像开篇介绍的“红叶题诗”以及《听角思归》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他那首六言诗《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甫读此诗,立即联想起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但细品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浩然诗,如一段小型情景剧,以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作为背景,叙写的是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进而抒发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顾况的这首《过山农家》,同样饶有画意,却是地道的山村风光、农家本色,于质朴清淡的笔墨中歌颂了一种真淳的生活美、劳动美。

全诗并未出现一个“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和泉声。但除了古朴的板桥、淙淙的水声、啾啾的鸟鸣、素朴的茅屋,喔喔的鸡鸣,一定还有青山横斜以及村口挺拔的古树。

想象下,体验这种山行,该是怎样一种荡心涤肺的愉悦体验?泉声,鸟鸣,鸡鸣,反而衬托出山野的悠然宁静。这样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怎不令人心醉神迷,向往不已?

于是,诗人迫不及待地穿山跨坡,渡桥进入了农家院落,突然眼前就出现了一副热火朝天充满浓郁劳动气息的场景。一两个农家正在烘焙新茶,另外几位趁着晴好天气在翻晒稻谷。

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却喜”两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

闲步期间,自然生发一种亲切、恬静、畅快的感觉。这儿只有质朴随意,这儿只有真纯清明,这儿没有功名利禄的纠结,这儿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这儿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按时令节序忙碌休息,沿着太阳的轨迹安然度日。

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即不由自主地想窥见他人幸福的秘密,期望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究其根本,似乎别人的幸福,总有自己无法体验的缺憾,于是自然触发因不可及而引发的向往。

顾况大概属于这种人。他曾因作《海鸥咏》讥刺权贵而被贬官,也曾痛心疾首地斥责那些欺压百姓的无良贪官。对于具有正义感的他来说,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实在是一种无法忍受的折磨。这或许也是他晚年之所以遁入茅山归隐林泉的原因。

唐代诗坛盛行五、七言诗体,这首六言虽说没有它们的奇崛,却有四言诗般的整饬和舒缓。这种独特的形式与淳朴自然的山村景观结合起来,可谓着色成春又浑然天成。

一些文学史或诗词鉴赏都喜欢拔高作品的思想性,习惯道德和价值观的绑架。要我说,中国历史那么厚重,文明那么悠久,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稍稍来点与世无争的所谓消极遁世,未尝不是一种与世俗和解放过自己的途径。

就如住久了繁华喧嚣都市、腻烦了钢筋水泥堡垒、厌倦了江湖险恶的现代人,如果读到顾况的这首《过山农家》,一定会重新发现生活的美。

也有资料说《过山农家》是张继诗作,不知究竟。

张继,字懿孙,湖北襄阳人,生年不详。753年,中进士。762年,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后分掌财赋于洪州(南昌)。大历末年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

在灿若星河的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也算不上名家,如果他的《枫桥夜泊》失传,恐怕没有人会提及他的名字。但,这一首就足够了,足够让他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正是拜他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其诗风自然清新,不事雕琢。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对于这首诗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一些人将“月落”“乌啼”解释为两座山名,认为“江枫”是“江村桥”和“枫桥”的统称。宋欧阳修则提出“三更不是打钟时”的质疑。如果这样诠释和质疑,这首诗便完全没了朦胧空灵、静谧幽深的意境,只剩下地名桥名的罗列了。

还记得毛宁的《涛声依旧》吗?“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等等。

富有诗意的旋律恰好与这首诗里那份淡淡的落寞、感伤以及清幽寂静的氛围契合无比,所以传唱日久,成为了经典。

半夜三更,上玄月已经沉落,空气中凝结着秋霜,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远客卧听山寺钟声,这是怎样一幅凄清幽美的秋江夜色图?

试想,有几个人身临其境还能安然入眠?我想,除了对江南风物的新鲜感受,萦绕心间更多的恐怕是一份孤寂忧愁的思乡感情吧。

张继留存的诗作大约有30首左右,都较为一般,印象中有一首五绝《感怀》尚可一观: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753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68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090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10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054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06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8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8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73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21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58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38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99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4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9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49评论 3 37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36评论 2 35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