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默默行善积德。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悔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真正对我们生命最重要的元素,世人却不知它的存在与重要性。(如太阳、大地、流水、空气、虚空。没有那些元素,我们都活不了。 )
对我们生命存在重要性属于次一等的,世人就会喜欢亲近、赞誉、追随。(如父母、有道的国君、有智慧的老师)
再次一等,对我们生命有威胁、威严的,世人会对他畏惧、敬畏。(如严父、独裁者、专制帝王)
再其次,对我们生命会带来伤害、痛苦的,世人就会侮辱、瞧不起这些人。(如暴徒、暴君、劫匪)
不守信用的人,就会让人不信任他。话不在多,最珍贵的是守信用、重承诺。
有道之人,他们默默在为人类做很多重要的事。当功成业就之后,百姓都说:那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印证“太上。不知有之”。 )
第十八章 失去道 社会乱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们的良心,清净本心就是大 道 之心。当良心荒废,才会强调讲仁讲义。(我们的良心,没有二元对立;来到讲仁讲义,已有二元并立产生。 )
大 道 变形的世界,众生平等,民风憨厚淳朴。社会如果流行世智辩聪、世故圆滑的风气,就会形成勾心斗角、耍诈、虚伪的现象。
大 道 变形的社会,人人知恩感恩,父慈子孝,本来就是社会常态。当世风下降到六亲不合,才会强调孝顺慈悲的重要,标榜孝慈模范供学习。
大 道 遍行的社会,人人凭良心为国、为民服务,没有忠不忠的问题。当国家昏乱,才需要标榜忠臣良相来供学习。
第十九章 回归道 社会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an素抱朴,少私寡欲。
不强调圣、凡、智、愚,每个生命都受到平等尊重,则民风纯朴,社会祥和安定,天下百姓都受益。
讲仁讲义就会标榜出 “ 不仁、不义” ,形成二元对立。不必讲仁义,只要恢复我们的道之心,人人从良心、感恩心出发,自然上慈下孝。
强调智巧与功利,易引起盗窃之心。不强调智巧与功利,民风纯朴,盗贼消失。
以上三种理念,若用文字来叙述、形容,都没办法把个中深意说明清楚,也不易做到。
所以指出一个重点核心,让世人较易切入实践:施政要引领百姓返璞归真、回归单纯,避免强化私心、避免长养各种欲望,欲贪。
( 施政如果长养百姓自私自利、长养各种欲望欲贪,则世风日下,社会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