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喜欢的博主聊:原生家庭

听香香聊直播关于人性的成长及生命的感悟

关于原生家庭,这个已经被说得稀烂,曾也有人一直在说,也似乎在听到这个词,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反观自己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也是在近几年可能才会体会一些,因为这个是自己探索自己的过程当中,避免的事情,因为很多性格上的东西的确是受原生家庭所影响的。

为什么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这么的重大呢?从出生到十七八岁之前,我们是没有办法脱离原生家庭的,没有办法没有经济独立,我们一路求学,然而在之后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独自去闯荡社会的时候,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

那原生家庭的影响到底能不能够突破呢?如果说要突破原生家庭的壁垒,到底难不难呢?其实挺难的,挺难的,就好像自己性格里面有一些很明显的缺陷问题,然后自己也试图再努力去修复,当遇到有一些事情的时候,仍然避免不了会再次发生。

还是会去做一些努力,让这个影响程度会小一点吧。难道就真的被困于此吗b

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会受父母那代人的影响,我们都培养成了一个短平快、功利视角急功近利的心态。我们变成一种讨好心的人,讨好社会,讨好父母,讨好大众等等等等。

对孩子也多多少少是有期待的,包括我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总有期待的,就像最简单的期待,我做了好吃的饭菜总希望他能够多吃一些。

而这多余的期待呢,其实有的时候是真的挺难改变的。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去挣扎,努力一下,去改变一些这些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一些影响。

比如说青春期的叛逆,孩子到了十六七岁,注定要跟父母对着干。

博主通过她的视角,在国外或者是说一些好的原生家庭的时候,他们是不太会有这么明显的一种叛逆期存在的,他们从小就会跟父母关系很好,也没有那么急躁。有意思的是特别是他们在叛逆期的时候,反而是更需要父母的帮助,跟父母的关系更亲近了,反而是聊天更深入了。跟孩子之间像朋友一样,大家是可以经常开玩笑的,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呢,也可以是被支持接纳的。

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对于很多人来说,他可能连自己都接纳不了。准确来说根本就是没有能量去接纳孩子,更别说给孩子以足够的支持。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而好的,好的原生家庭都会拥有一个强大的内核,情绪稳定。

有问题的原生家庭一般都会有一些极端的性格,包括情绪不稳定,经常的崩溃,跟别人沟通,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很难接受等等。

我自己就是这样,有时候情绪不是特别稳定的,人时常也会爆发一些很极端的情绪。而这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孩子因为害怕他人情绪失控就会变得非常的想去讨好大人,因为他会害怕,害怕那种暴力沟通的事情发生。

突破原生家庭的壁垒,至少有一项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的,就是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千万不要爆发一些极端的情绪,这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种灾难。

虽说对于自己而言非常非常的难,还是要在自己脑子里种下一颗种子,也许你并不能时时刻刻都做得好,但让这颗种子慢慢的在自己脑子里发芽,然后长成一棵大树,毕竟我们需要跟自己的本能脑较劲。不管怎么样,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不好的,然后尽量避免它发生。

面对孩子,现在的父母可能多少干涉了一些孩子的选择或者是自由,甚至剥夺了一些孩子自己去体验或者去经历的一些事情。出于从各种不同的原因,自己的便利、害怕麻烦,或者说不想孩子踩坑,我们大人本能的去替孩子阻挡了很多,尽量把最好的给孩子呈现在他的面前。可这样的话呢,孩子也失去了一部分,他自己去亲自去体验或者是感知的机会。

比如孩子对做饭也比较感兴趣,但因为小的时候家里老人不允许他进厨房,不允许他摸刀,那他就对做饭这件事情就完全的没有感知,对做家务这件事情理解的就不够深刻。

也许他一开始做还不够好,但是只要我们允许他,他都会慢慢的越来越好。就像有的错误也是一样,我们很难说替他把所有的坑都平掉,那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自己去体验、感知。

比如说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他的校内的作业,有的时候我也会去替他盯一下进度,但是我知道一定不能过多干涉,像课题分离,上学校,完成作业,是他是他跟老师之间的交流,那这个课题就是他自己的课题,我的课题就是监督提供援助、鼓励。

日常生活中在安全范围之内尽量让孩子去尝试体验,尽量去满足他,我们做大人的同样也能够给他提供他想要的情绪价值。我们总说无条件的爱,但其实我们真的问问自己,毫不掩盖看看自己,其实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其实还是有条件的,只不过是我们不想承认罢了。

好的家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般都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1、爸爸是非常爱妈妈的,他们的感情很好,

2、就是爸爸我妈妈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很高度一致的,是方方面面的认知都比较一致,而且彼此也是尽最大努力的支持对方

3、关于人生排序问题,大家都各自有彼此的,各自有各自的追求,但同样就是夫妻关系一定是大于亲子关系的

4、父母情绪比较稳定,不太会出现极端的情绪

5、都是非常足够的坦诚,能够开得起玩笑,父母也会道歉,因为人无完人,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要敢于跟孩子承认错误

6、定时定点开会也就是我们的常说的家庭会议,在这个会议当中大家都是相互平等的,非常open的开诚布公的,我们可以聊这一周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都各自遇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需要帮助?遇到哪些困难同样也可以说说自己这周的收获或者说意外的惊喜之类的,包括孩子也可以分享一些他在学校的一些生活等等

7、固定一个传统,比如说每年到了什么时间点,干什么事情。重复这样小事,这些美好的小事可以永远地存留在孩子的脑海里,可能他记不住父母给了他留下多少财富,但他一定记得过某年某月某日的夏天,他去跟爸爸妈妈他们一家人去了什么地方,遇到什么样的事儿,他可能真的会记一辈子

8、给孩子传递一种各自独立的精神意识,也就是说你可以告诉他,在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在物质上完全的支持你,可能再到18岁的时候,我们父母就要退出这种支持,但我们仍在在精神上支持你。尽管孩子现在还小,但可以跟他灌输这个观念,也就是说等到你到18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不会再给你金钱上的支持了,让他有这种意识,比如我们还会再支持你9年的时间。这是一种很好的观念,时不时也可以跟孩子聊一聊

9、尽量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好好珍惜。总说孩子长大了,人生都是一场别离。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我们跟他渐行渐远的过程,在能够珍惜的时间里好好珍惜。

这些分享能够对自己有所启发和感悟,也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