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7年一事无成,一屁股烂账,低头看看身份证已经过了35,本想咬牙坚持,但想了想还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希望卧薪尝胆能够东山再起。
在很多创业群体里鼓吹35是最佳年龄的时候,我却只能考虑从最底层做起,从一个文案做起。因为小作坊似的创业,没有带领团队的经验,没有参与过大项目,有什么只能干什么的杂乱经验,不过在一般小企业可以说是时长给老板惊喜。写文案,编代码,做网站,SEO,做视频、修图做海报、ppt写方案、写剧本、做营销推广,修电脑,感觉都有用但什么都不精。
创业失败其实也是一种财富,能够看清很多小企业那种画饼充饥的不切实际,有没有核心业务资金流支撑,有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这家公司你能有什么可以得到的资源。
商业小纸条里曾经说过,那些成功的创业者不过就是在红利期抓住了机会,这和创业者是否是天才无关。根本就没什么市场预期洞察。所以你听的那些大师课,创业分享其实不过是他们的广告。不过不可否认,有些内容还是会提高认知的,不过这也是说明你看的书太少。
事实上创业真的不适合所有人,但这个社会已经变成了私人经营的短寿命企业的时代,即便估值几十个亿的企业可能三年就倒闭,更可怕的是很多二三十年的老企业,由于经营环境改变,没有办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纷纷倒闭。最近公司面试招聘销售,来的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大哥,其中不乏有些私企的业务经理。是的,短寿公司导致了真正的中年危机,没有学习新技术能力,招牌的30岁门槛等,导致了新时代的下岗危机。所以不仅企业要有危机感,任何个人都需要。
我们总是抱怨没有机会,后悔当初没有做什么,当机会来的时候,笑话那些狂热追逐的人,当很多人成功了,犹豫是否加入,当没有红利的时候咬了咬牙进去了,扑了一场空。如果是股票那就是被套牢的。
所以即便不想创业,生活还算可以的情况下,多学习培养一门应急手艺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