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岛湖龙川湾高心灵书院报到之时,就会领到自己的一份要分担的工作,有清扫厕所,有打扫禅堂,有清扫栈道上落下的树叶,还有摘菜,洗饭盆,我这次领到的任务是打扫女浴室和垃圾分类以及倒垃圾,也就是垃圾桶的垃圾满了,就把垃圾桶里的垃圾袋放到门口。
这次的工作是最省时间的了,不需要劳神费力。书院的活我基本都做过了,扫厕所,打扫禅堂,餐厅卫生,摘菜等。
记得2008年第一次去湖北荆州章华寺,也是第一次在寺院参加这样大型的禅修。报到的第二天中午,课刚结束,负责分配杂务的师姐把我们这些新来的学员留下,跟我们说有自愿承担法务人举起手来。
我们这些新学员是插班生,因为专修班已经开课一个月了,那期学员很多,大禅堂坐不下,就把我们这些新学员安排在小禅堂。
当师姐问我们十几个人的时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举手。我那时候摸不清状况,不知道要承担什么法务工作,以为禅修就是学习呢,像上学一样,上课下课吃饭睡觉,不知道还要参与劳动。
我看看周围的人,我算是年轻的,其他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师姐看我们没有反应,就开始教育我们,说承担法务也是修行一部分,声音很大也很严厉,后来听说是一位老师,来自山东。怪不得呢!这是把我们都当成小学生了。
我第一个举手,接着又有几位师姐举手了。这位老师师姐很满意,然后说要选一位组长,看看大家,然后指着我说,你来当组长。
我顿时感到一种自信和力量,我是被信赖的,被看重的呢!
我们的工作还是需要很多时间的,也要比其他学员辛苦。清晨起床的磬声想起,我们就要立刻赶到五观堂,也就是餐厅去摘菜洗菜。抢在在早课开始前的半小时把活干完,然后在早课开始前再赶到禅堂。
我记得起床出来,天还没亮,整个寺院还在夜幕中沉睡,我们已经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朝着五观堂来了,五观堂已灯火辉煌了。
洗菜切菜,大家都不分你我,争先恐后,齐心协力一起战斗,这边菜洗好,我就搬走,再把要洗的菜递上来,一切都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着,不需要语言,只是默默行动。
中午吃完饭,大家都去休息了,我们还要留下来把晚饭要吃的菜洗干净,然后再去休息。
晚饭也是一样,继续把第二天找准备的菜洗好切好。
这样的忙碌,让我感到很充实,也感受到大家的凝聚力,我很喜欢这样的一家人的感觉和氛围。我虽然是组长,可并不需要我领导,大家都很自觉,这让我内心很感动也很感恩,因为我是组长,要是大家都不来,我岂不是很尴尬。
但慢慢有人开始抱怨了,说我们只有七天的禅修,大老远赶来,却找做这么多的活,这么紧张有些吃不消。我有些不以为然,没觉得有多难,很轻松呀!
现在回想过来,我因为年轻体力好,这些法务对我来说当然不在话下,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应该也是很吃力的。
十多年后,当我也处在奔六的年纪了,我很能理解那些师姐的抱怨了。身体的衰老,加上内心的困惑,身心都需要照顾,还真的挺难的。
慢慢地就有师姐不来了,人手少了,负责分配我们法务的师姐,要我把没来人名单报给她,我也没报,因为只有几天,何必这样紧张呢!毕竟我们都是自愿的呀!
最后,空海师父也知道了情况,可能也过问了吧!我们后几天就没有再工作了,回复正常了。
最后几天因为不承担法务了,我也自由了。我就把所有的塔,所有的楼,所有的大殿都转了一遍。我还记得当朝阳升起,雄伟的黄墙碧瓦庙宇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是那样庄严神圣。
还有一位肉身菩萨着供奉在一座灵塔中。老和尚往生前,告诉弟子,把他放在缸中封上,三年后再打开盖。三年后,老和尚还是团坐在缸中,跟三年前一样,大家知道这是老和尚留下什么肉身。我很好奇,常常一个人跑去看肉身菩萨,好像验证一下是否真有其事呢!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这就是真的,贴着金身的老和尚就坐在那里呢!
做饭的大厨是一位师姐,总是乐呵呵的,一副好脾气,常常就坐在肉身菩萨的塔前,有说有笑的一点烦恼都没有。我们给她做下手,她都是耐心地回答,也从不责怪什么,有时候菜没切她就自己动手干了。好像这就是她的分内的事,有了我们锦上添花,没有我们,她也能自得其乐的应付自如。
而我们来学习的师姐们,有的愁眉苦脸,身体也不好,都是病,不想干活,只想多学些法,要得到什么。可什么都不要的大厨师姐,也不学习上课,只是默默地工作,却天天开心,笑口常开。
这让我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或许是不是这样呢:因为甘于奉献,甘于平淡,才开心健康无烦恼!而越是斤斤计较,不想奉献,总觉得吃亏,才让自己不开心而身体不好,又愁眉苦脸呢!
空海师父也说,人本来是不需要修行。如果生活的快乐幸福,就不需要修行了。我想大厨师姐,就是不需要修行的人了。
后来在福建福鼎灵峰寺禅修,我又领到的洗菜的法务了。不过,这次不是做组长,而是做组员,我心里还是有一点点落差,觉得没有价值了,也没有了满足感。
这促使我反思,原因在哪里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这样说: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的这段经文,就很好诠释了为什么我会对一个洗菜的组长也这么在意的原因了。
当洗菜组组长就感觉有价值,自信满满。而当洗菜的组员,就低自尊,觉得没有价值,干什么也不起劲了。这是因为活在自我的世界内,把我和这个世界分离来了,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认识,觉得我就是这个皮囊所包裹的这样一个人,而没有认识到我自己和整个世界的密切关系。
就像溪水流过小溪溅起的水泡,水泡和溪水本来就是一体的,是合一的,所以水泡破灭了,也很坦然,水泡遇到另一个水泡融为一个,从小变大,也开心地接纳。因为不论水泡破灭还是变大,都是溪水,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每个人就像这水泡一样,也是这天地宇宙的一部分,我被选为组长,就做组长的工作。我做组员,就做组员的工作。组员组长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想明白这一点,就自然不会心随境转,起起伏伏了。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还告诉我们: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要人我们向天地看齐学习,要道法自然,要我们看到生命实相,我们人与天,于地的关系。
我们和天地都是一样神圣的存在,我们的心胸就不会局限在这个身体,而变得狭窄,而患得患失了。天地德行,我们也有,也要彰显出来。
而道的特征特征是什么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这样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化育万物的道,是这样的心胸宽广,她不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也不会觉得自己多么有价值,也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赞赏,也不需要你对她感恩戴德,她就是这样无条件无所求地奉献付出。
我们人也要向道去学习,无条件无所求去做该做的一切,既不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又不自怨自艾,也不妄自菲薄,更不灰心丧气。
章华寺的大厨师姐的笑容又浮现在眼前,她洗菜就洗菜,天天洗菜,也不自卑,无怨言。也不会因为大家都为她服务,都为她洗菜,由她掌勺主灶,而自鸣得意,而高高在上,而颐指气使。
记得有一位来访者特别痛苦,痛苦到得了抑郁症,去精神科开药了也不好使,来咨询的最后几天就窝在床上,不做饭,不做家务,也不出门,还总是有死的念头出现,她吓坏了,赶紧来求救,因为她知道她不能死,她还有儿子和丈夫。
我问她你在有自杀的想法的时候,那一刻身体的感受是怎样?她告诉我,就好像在洗桑拿,透不过来气,憋的难受,而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桃红柳绿的时候。
问她什么时候得病了呢?又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她告诉我,她原来在一家公司工作,因为与同事闹矛盾,一气之下辞了职。当时很解气,可一天天过来,就越来越郁闷了,觉得特别后悔,那份工作最适合自己,自己再也找不到这样适合自己的工作了。辞职后几个月下来,得了抑郁症,吃药也不好使,甚至还有了自杀的想法。
她的叙述让我想到了我的洗菜组长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如果我们心胸度量没有打开,我们就会像老子所说的那样,“得知若惊,失之若惊。”
很幸运,也很感恩,能学习到我们智慧的祖先老子留下的高等智慧,这会让我们能够安身立命,从而获得幸福人生。
无论人生怎样跌宕起伏,都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去体验人生的精彩,欢喜而感恩地接纳她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