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策略三
刘惠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培养学生美好的品质,最好的教育是润物无声、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更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班集体不仅仅是学生知识习得的场所,是一个温馨的教育共同体,更是学生精神的归宿。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知识的领路人,更是他们精神上的朋友。在这个精神的家园中,要让学生感受关怀,体验关怀,进而发展关怀。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怀与体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的话语,课堂上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学生进步时一个会心的微笑,竖起的大拇指等都会孩子们情感上莫大的欣慰与鼓励。
平时多和学生一起活动,是和学生情感沟通、教育的最好时机。如利用课间与他们一起游戏、做课间操;学校的各种劳动任务和他们一起完成。在活动中让学生感觉到平等,感觉到老师离他们很近,很亲切,自然而然一种亲和力就会产生。也就减少了学生学习或班级工作的抵触心理,增强了对老师的理解和信任。
班级里的每次活动我都是和孩子一起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运动会上我是安全员和后勤服务员,大扫除我负责门窗的摇头和风扇等高处的卫生,经典诵读比赛我是总导演亦是道具、化妆、舞美等。明确的分工让孩子知道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非高高在上的指挥员,深入其中,身体力行地告诉了孩子们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记得一次清明的扫墓活动,从学校到目的地有十来里,孩子们徒步而行,但为能及时处理学生的突发状况,学校准许可以老师骑车同行。出发前,为鼓励孩子们坚持给他们做了一番动员,打足了“气”,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激动、兴奋又信心十足的样子,我选择了和孩子们一起步行。孩子们说:老师你膝盖好疼骑车跟着我们,别走了。孩子们疼我,可我更知道和他们一起迈步前行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幸福。一路上,我们时而诵诗,时而高歌,时而欢笑,没有一个下队,没有一个违规,没有一个喊累。我没有喊破喉咙的维持秩序,没有跑前跑后地指挥,只是给累了同学拿下水壶,给热了同学拿下衣服,给要掉队的同学一个鼓励的眼神,一番激励的话语……给孩子身体力行的榜样,会让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除此要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朋友,与学生谈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也是老师与学生情感沟通与教育的大好时机。以平等的语气对话,多表扬、少批评,用放大镜来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利用这些优点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交谈也可使学生多了解老师,有些话学生在一般场合是不会说的,但师生一起谈心时,他们常常视老师为长者愿意吐露心中的小秘密。教师也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心态,对症下药,解开他们的心结,引导他们走出种种误区,健康成长。
教师情感的投入,犹如春风化雨般,引起师生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润物无声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要坚信:“在学生的心田多种植一些鲜花,那里自然就少长一些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