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渔认为,最鲜的食物,除了笋之外就是蘑菇。他说吃蘑菇,就好像吸取山川草木的灵气。的确,我觉得平常的蘑菇便最得个中滋味。
蘑菇的鲜美诱人。当年,张大千至敦煌采风临摹壁画,后被迫离开敦煌,不能继续在莫高窟临摹壁画。临行前,张大千还特意把亲手绘制的一张莫高窟水边树林里的蘑菇生长秘密地图送给常书鸿。
地图上详细标明了蘑菇的具体生长位置,每天可以采摘的数量,以及何时可以采摘等等问题。
另一位文坛大师汪曾祺也在文章中多次言及采蘑菇的趣事。
蘑菇之鲜令大师嗜之如此,何况我辈。
古人食用蘑菇有干制法、腌制法、油渍法、蜜熏制法、醉制法。《舌尖上的中国》也有也有用油泡制的方法保存菌类。
无论用何种方法,我觉得都只为延长享用这种美味的时间。
当然,蘑菇还是要趁早食用,新鲜方得其味。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蘑菇类菜描写不多,只说了蘑菇多为配肉炒。平日食用多是新鲜蘑菇一把,就作清炒,或又加上肉丝。但都不及加上小鸡炖的味道鲜美。
蘑菇在我家,常用的做法是在烧制鲫鱼,草鱼汤时放入蘑菇。现在的鱼都是饲养的,脂肪太多,放入蘑菇可以吸掉一点油分,而且增加不少鲜味。
汤好,放进嘴里,还未吞咽,那清香、鲜美悠长的滋味便已经由口腔弥漫,充斥鼻腔,一直送达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