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王木匠独自一人,前来二中接三个孩子;李大狗夫妇则在昨天那个家常菜馆侯着,只等孩子们过去,马上就能上桌。
没办法,特殊时期,全县小升初的考生几乎都汇聚到县城了,旅馆、饭店家家爆满,不早做打算,就只能饿肚子喽。
三个少年陆续来到校门口,同王木匠汇合一起前往家常菜馆。从林荫小道出来,李光沫和王顺一直在说话,一向直爽的张宇却闭口不言,脸色也不太好,大抵是语文考试不太顺利。
王木匠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幕,但却不知该说什么话来安慰张宇,便只好拍了拍他的肩膀。
四人到达家常菜馆时,桌上已摆着两道菜了,都是荤菜,平常吃不到的那种。李大狗招手,让服务员上来把冷掉的饭撤下去,换热乎的上来。
众人围在桌边,动起了筷子。席间,李大狗看向李光沫,开口试探考试的情况,话才说出口,就被王燕怼了几句,而李光沫等人也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王燕恨铁不成钢地瞪着李大狗,心想这人真是个瓜皮,这个时候干嘛问这些,语文考试已结束,成绩好不好已成定局,这个提问毫无意义;再说,接下来还有两科,就别惹孩子了,倘若他语文考得不好,本来就很难受,你还打击他,这不是瞎搞么!
李大狗的提问,使气氛低沉了下来,三个少年面无表情,目光不离眼前的东西,生怕跟大人们对视。说实话,考试成绩好与不好,谁都没把握,所以李光沫和王顺皆有些心虚,而张宇则更难受了。
见状,王燕连忙给三个少年夹菜,并说笑话活跃气氛,但效果并不好,气氛反而更尴尬了。这顿饭吃得并不愉快,给张宇的感觉像“鸿门宴”。
吃罢午餐,众人回到旅馆,让孩子们午休,养足精神,应对下午的考试。不久后,王木匠把儿子托付给王燕,随即跟李大狗去县城外的亲戚家吃酒。
临行前,李大狗把自己的手机留了下来,万一这边有啥事也方便联系他俩。安排好三个孩子后,王燕回到自己的房间,打算也睡个午觉,她调了四五个闹钟,这才合上手机,躺回床上。
狭窄的双人间中,靠墙的一面传来一阵轻微的鼾声——李光沫已睡着;另一张床上,张宇却难以入睡,他越想越害怕,一滴泪水不禁从眼角滑落。
下午两点,天上挂着太阳,迎面吹来的风都是热的,直教人心烦气躁。人走在路上,即便打空手,也容易出汗,于是王燕便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送三个孩子去考场,以免影响他们考试。
半小时后,考试开始。李光沫拿起碳素笔写了两笔,发现手中的笔不出墨了,他连忙举手示意,请求监考老师帮助。
在征得监考老师的同意后,李光沫跟左手边的考生借了笔填上名字和准考证号。值得庆幸的是,下午考的是英语,全是选择题,铅笔用得比较多,要是换成语文或数学,那就拐求喽(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