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内在与外在
“在黑暗当中他划亮了一根火柴,那橙红色的三角小旗飘荡在它自己的微风里,慢慢地燃尽它的旗杆,归于寂涅。”----张爱玲
一个划火柴的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和情景,在张爱玲的笔下,却是这样的优美。有动态的美、有静态的美、有热情的张力、也有宿命的无奈。
再如,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段子,傍晚,湖边,看到一只鸟飞起,就说,“哇塞,好大一只鸟!真好看!”而唐朝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则用这样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又如,听说英国贵族描述一个教养不好的中老年妇女,他们不用“泼妇”这个词,而是用“不羞于发怒的女人”。
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作家,诗人、贵族。但是我们可以静下来,坐下了,读读他们的书、他们的诗、他们的文,感受一下他们的行为方式。这便是内在的涵养。
而现在有些孩子是拼命地跟风低俗,甚至连女孩子也是这样。好像不说些脏话、不用些低俗的网络流行语就是落伍了似的。
拼命地追求外在。追求时髦。好像不穿乞丐装就跟不上潮流。其实,他们不懂得,真正的美是含蓄的,如“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更不懂得,过分的裸露,将来会伤及身体的健康。
有的男孩子,把发型理得非常个性,好像就有了艺术家的范儿。有的女孩子,早早就烫起了头发,俨然一个成熟女性似的。
更可笑的是,有些女孩子根本不管自己的腿型,就套上渔网丝袜。显得那两条腿更粗、更弯曲。
这些外在的东西,如发型、如服饰、如化妆,我们且不评论它的美丑,单从个性张扬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可以轻易模仿的。
所以,我曾说过,青春期的孩子,那种天然的美就足以取代任何外在的装扮和雕饰。那是上苍赐予每个生命青春期的专利。好好利用这个人生中的无忧无虑的时期,通过读书去丰富内在,历练心智。这些内在的都是没有人可以随便模仿的。他们才是一个人,永恒的魅力所在。
刚看了傅莹的成长故事。引用她一句话:
“一个女人,二十岁的容貌由父母决定,六十岁的气质由自己决定。”-----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