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麻木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绝对不能忽视,大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筛查一下是不是颈椎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所致。尤其是脑中风,往往有手指麻木的前兆。我们必须通过筛查来找到原发病,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延误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我们可以从中医经络的角度加以调理和改善。
一、找到患侧手的“十宣穴”(即手十指的尖端,如图),用牙签或者圆珠笔的笔尖来点压,用力适中即可,持续10分钟。
点刺十宣穴,目的是行气、化瘀,通络。中医临床经常用十宣穴来刺血治疗,我们普通人不必如此,只用点刺即可。中医巨著《丹溪治法心要》里说的明白:“麻是气虚,木是痰湿死血”。由此看来,这麻木一事,和痰湿是有关系的。而痰湿不得运化的原因,又在于气虚。所以,我们用泻法刺激十宣穴,可以活络、行气,帮助痰湿得到运化。
三、再找到“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和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如图)
先用指尖用力按压,然后用艾灸条艾灸,耗时20分钟。手麻的现象会得到很好地改善。手三里此穴属于阳明经,多气多血,此为手阳明大肠经的要穴,是大肠经天部雨水的受降之处。之所以称为三里,乃是因为覆盖面积太大,影响深远。水多则土失。如果我们用点压和艾灸结合的办法来刺激手三里,就会清散、温煦、蒸化水湿,从而让脾土之气充实。脾土实,则水湿不得泛滥,这就有利于手掌痰湿之气的运化,自然就会改善麻木了。
三、最后找到“后溪穴”(位于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如图)乃是八脉交会穴。
后溪穴与督脉相通。如果我们刺激它,温煦它,就可以将督脉里的元阳之气引到我们的手上来。元阳之气充足,自然可以运化水湿、畅通气血,从而改善麻木症状。
可见,用十宣穴、后溪穴、手三里穴改善手的麻木,是十分有道理的,可以动手练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