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自己的需求即刻得到满足,造成容易忽视身边爱自己的人】
经常看到一些情感文章,叙述女主人公或者男主人公在恋爱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迎合对方,竭尽全力满足对方的需求,但结果通常都是悲剧,对方的回答“你根本不懂我”,“你一点都不理解我”更是令人伤心流泪。
当一个人的需求总是无限制地获得,他的内心将会把这些结果看成“理所当然”,从而不会去留心爱他的人,更不会认为这就是爱情的力量。
男女间的情感如此,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心态也是一样的。
每个家庭的父母、长辈都尽心尽力地爱着小孩子,深恐不能给予孩子足够多的照顾和满足。长期习惯养成孩子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是父母辛苦的付出,更不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连接,自然失去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只会沉浸在自我状态中,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养成毫无顾及他人的习惯,从心理和生理上既完全依赖父母照顾,又不会关注照顾他的人,对父母、长辈缺乏爱和尊敬,性格自私而且脾气暴躁。
所以,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的需求还是要适当做出“延迟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