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一课是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父亲和孩子的对话,讲述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物品都是由许许多多人的劳动得来的,学会珍惜一粥一饭,一丝一缕。
近日,我听了一节青年教师讲授的统编本教材二年级《千人糕》一课,听课过程中,发现老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不清晰,听完后,关于如何快速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大家交流:
1.明确课程标准对于本年段的具体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年段的听说读写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年轻教师首先要做到将年段目标熟记于心,这样才能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应不应该在这节课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这一点对于青年教师尤为重要。
2.利用课后习题,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以《千人糕》一课为例,
课后习题1:默读课文。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课后习题2: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
课后习题3:读一读,记一记。
认真研读习题1,我们可以确定,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默读课文的方法,通过默读课文,了解米糕的具体制作过程。同时,习题1中也教给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制作过程,那就是“借助插图”。通过习题1,教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中如何利用好课文插图,并将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如何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制作过程简要清晰地概括出来?
通过习题2,教师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完成习题1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意的基本方法?
(2)发散学生思维,想一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都有哪些?
(3)借助习题1中习得的方法,教师应该设计哪些学习活动,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语言文字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