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在书中写道,因为坏天气的原因,他建议办个煮竽会。于是,在这种阴郁沉闷的状况下,他们一边喝着酒边吃着芋头,大家的心情由最初的紧张变得愉快起来。虽然还有些寒冷,但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对心情好像也没那么大的影响了。
不论是幸福的人生,还是幸福的企业经营,全部是由当事人的心灵所创造出来的,是这个经营者心灵的反映。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人觉得自己的事业诸般不顺,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那么实际上,这只是我们心灵闭塞的结果,是因为我们的内心陷入阴郁凄惨的状态。
当事业不顺时,我们会怪罪于现在的环境很不好、经济不景气、日元升值,甚至是泡沫经济破灭。这些确实都是事实,但就像今天一样,我们虽然身处如此糟糕的天气和环境中,但只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还想再参加几次。这样一想就能知道,我们的这颗心到底有多么重要了。
所有的一切可以说都是由我们的心灵所决定的,或者说,我们现在身处的环境,就是由我们的内心所营造的。
如果用常识来判断,让自己内心从不良的心态导向拥有一颗能够克服这种不利环境的、充实而豁达的心的确很困难,但要努力去这么想,要主动将自己的心态往那个方向调整。
就是说,现实是否幸福、是否物质充裕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能够从哪怕非常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到幸福。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认识到自己是幸福的。
如果我们努力转变自己的心态,用“想为大家尽力,希望就一定能够顺利推进。即便我们面对的人中有坏人,但只要我们秉持这样的心态,事情也一定能进展顺利。
如果坏人出现时,为了不输给他,采用不恰当的方法与他对抗,往往就会把事情搞糟。所谓坏人,往往会玩弄权术,就是指背后说人坏话、四处钻营、欺上瞒下等。遇到这种人时,如果想着与其对抗,采用和他一样玩弄权术的做法,就会导致非常糟糕的结果。
可怜之人的遭遇都是由其内心唤来的,也就是说,他一直在思考着玩弄权术的事情。即使对方是一个坏人,我们也绝不能和他一样,采用相同的方式与之对抗。要一开始就拒绝和这种人交往。
和这样的人相处,如果我们自己没有防人之心的话,就一定会遭受伤害。为了不被伤害,我们不能不防备。我们可能会将计就计,为了防备对方,想很多招数。但是,我们去想这些招数,实际上就是污染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一定会和这样的人断绝来往,如果对方要求继续见面,我就会说推拖。跟这种人来往,只会让自己的内心发生动摇,只会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污浊。
不要想着占这种人的便宜,因为事情会变得越发复杂,所以只要坚持不交往,对方一定会放弃的。
稻盛和夫在创办京瓷后就将在松风工业4年艰苦的研究工作中的铭刻在心的理念整理为《京瓷哲学》,其中有这样的语录:“周围发生的现象都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因此,我们必须成为人格高尚的人。”
从事研究的当事人的心灵状态,其实会反映到研究成果上。企业经营也同样如此。经营者的心灵对于大家经营企业而言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就是说,作为经营者的应有的心理准备和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可以说这就是企业经营的要谛。
人格扭曲的人,企业经营也是扭曲的;刁蛮的人,企业经营也是刁蛮的;认真稳重的人,企业经营也是认真稳重的。
性格胆小而没有自信的人,企业经营也会呈现出相应的面貌;性格肆无忌惮的人,企业经营也会如此。当事人心灵的状态,会完全呈现在企业经营上。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格高尚的人?就是心灵维度或者说心灵的高度很高的人。
如何提升人格呢?一般而言,甚至可以说是100%没法改变的。如果想改变,只有两个方法。一个就是在遭遇了巨大的不幸,甚至让人产生自杀的冲动时,从内心开始反省的那一刻,人才可能真正地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会造就我们的第二人格。从原有的先天人格转变为后天的人格。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持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人格,反复再反复,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提升自己的人格。进入这样的人生状态,就能改变自己的人格。
反复地进行反省,就能让这种反省进入自己的潜意识。在每个人的人格中,潜意识占据相当大的部分。潜意识这个东西,会在反复的反省中逐渐改变。
让一位员工获得幸福,本身就是件了不得的事情。要在他工作期间持续支付、供养,这实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只要努力进行着这样的善行,大家的经营都会走向成功。所谓成功,就是尽可能雇用更多的员工,因为这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相比讨论赚钱,更重要的是,能够说出“有了盈利,尽可能给员工多发一点奖金,多涨一点工资”这样的话。这就需要不断提升营者的心性和人格。
不管拥有多么优秀的人格,如果缺乏了不断的反省,就无法维持这样优秀的人格。并不是说学了某些东西,或读了一本好书,受到了感动,觉得“太了不起了”。并不是因为有这样的触动和感动就能提高心性,而只有反复持续反省,才能提高心性并加以维持。
要将已有的人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准,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反省。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人格和心性,就更要加强学习。
在我们觉得“真了不起、真伟大”的人中,有的人会随着年龄的老去,变回凡夫俗子。随着企业经营者人格的下降,其所在的企业也会随之没落。
因为这些人虽然在四十多或五十多岁的全盛期,拥有过杰出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愿望,企业也因此繁荣发展,但随着年龄的老去,其思维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这是没有经常摄取能量和营养的缘故。这个营养指的是心灵的营养,也就是“反省”的营养。因为没有摄取营养,所以心灵逐渐衰弱。
所以,能否经常进行反省,是向上成长的关键。
反映在人格上的现象也会反映到大家的企业经营上,经营就是人格的反映。一旦能抑制自我,利他之心就能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心性就能得以提高,人就会变得更好,成为一个人做高尚的人。这样的话,就会更多地逛书店,希望进一步学习。
当我们的利他之心开始呈现之时,就不太会看八卦杂志。当心性提升后,对那些八封杂志就会失去兴趣。当我们逐渐摆脱这样的劣根性,我们会去关心完全不同的事情,而且我们会不再被世间的舆论所影响,渐渐地拥有了自己的思考。
当我们进一步努力时,就能打开心灵的慧眼,就不再被世界上的种种现象所迷惑。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看一事物的本质,进而拥有先见性和预见力。
要想达到这个程度,我们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和心性,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