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伟宽恕疗愈个案导师班 Day5

1.同一个议题,分段来做,越大越长,当条件具足,内在力量,外在资源,次要个案清理要一定程度后,议题会在它该出现的时候出现。生命会找到它自己的出口。

案主的命运不是操控在咨询师手里的,太对东西不是咨询师可以掌控的。

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出现了,没有一样是哪一个人在那里操控的。奇迹课程说:以治疗师与病人的角色相聚,所以不要搞得很特殊,你并没有很了不起。

2.当然咨询师会评判自己,会把这个东西拿来衡量自己,要清楚自己在干这样的事情。

3.案主的心理过程

第一步是不接受,想要打压弟弟,修理他,不接受自己这个样子,找理由解释(因为我笨,我丑),我不接受自己这一现状,想要改变这一现状。

第二步不承认,拼命证明自己有用,不可或缺,找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证明自己,把自己累得半死。嘴巴不承认,但心理早已认定。骗人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都骗了。

第三步觉得怎么样都变不了男生,开始麻木,焦虑,不知道焦虑什么,想死,自生自灭。底层的动力是恐惧和内疚。

4.问:迟早会做不动的,那是什么时候?

答:痛苦到了一定程度了,累了,爬不动了。

5.问:同一个场景,为什么要摆很多次?

答:被打,被侵犯的场景更要很多次

{1}先让代表上,然后自己上。

{2}第一次摆,有距离,案主可以接受的地方开始。当她可以接受后,再让她自己进去。这叫渐进式。

{3}体验完出来再看,是看到她自己,心疼自己,并不表示她可以马上接受。

6.越大型的所谓疗愈现场,越有表演的成分,既要满足治疗师的期待,又要满足观众的期待。它就是魔术表演,需要托,神奇。不光是把你给骗了,你也会自己骗自己。所以,把它当成是一次表演。

7.当看清自己的内在动力后,动力就会变小。

8.为什么疗愈需要这么久?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9.“不知道”就是要把它消灭掉,不记得了,忘了。

可以对案主说:你要不要猜猜看(相当于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

猜完,请注意你的言语,这一步直接绕过潜意识的种种限制。

10.午夜梦回,意识浮现,可以用空椅,枕头,自己帮自己做个案。

越压抑越敏感,你最不想看;

越防卫越敏感,你越害怕越防卫,越会扩散。

11.大部分的成长课程是从激励课程开始的,看起来效果很快,它会发动它的学生去招生,美其名曰“感召”。“大师”都有让别人崇拜的样子。

没有白走的路,走完你才知道那是骗人的,你就会越笃定,进度就会越快。

12.不同法门时间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都可以解决问题。各法门时间有相通之处,也有独到之处。有些差距之大,就像香蕉和苹果,没有可比性。

有适配度,案主与治疗师也有适配。

13.现代治疗(doing)/后现代趋势:焦点、叙事、短快。重新解构,看法不一样了。每个流派都有其发生的时代背景。

14.很多人做个案的目的是想把那一感觉做掉。

头脑想的内容试着说出来,跟妈妈说,跟自己说。

头皮发麻代表着感觉通了。

15.曾经有过后来失去了,失去比没有得到过更难于接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