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安则民心稳,民生乐则民心悦。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把涉及民生的小事办好、急事办稳、难事办成,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是小事解民忧。群众身边的民生小事,往往就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如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小区环境整洁不整洁、养老服务顺心不顺心等,这些小事关系着群众生产生活,关联着千家万户幸福安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越是细微处,越彰显为民服务温度,越需要拿出实招硬招。党员干部要围绕“小切口”,拿稳治理“绣花针”,紧盯群众身边“小事”、心中“实在事”重点发力,积极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让群众感受小事办好的温度、社会治理的力度。
最是急事暖民心。民心所向,政之所行。人民群众心系的急事往往是最关紧、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每一次回应解决好群众的热切期盼,群众的信任就会多一分、“差评”就会少一分。如何对待群众的急事烦事,最是考验思路方法,也最能考验党性。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笃定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斗风险、勇挑重担,让群众感受到急事有人帮、困难有人解。但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急事急办并不意味着急于求成、盲目蛮干,面对的形势愈是“热”,头脑愈要“冷”,越要沉得住气,理清头绪后再从容不迫地解决问题,步步为营地将群众的急事处理得更加圆满。
最是难事纾民困。群众的难事、揪心事往往牵涉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民办难事的成效更是关乎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党员干部要自觉扛起为群众纾困解难的民生“担子”,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在处理难事、要事中纾解“痛点”、打通“堵点”,把百姓“愁事”作为心头事来解决。对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社情民意,多想想群众的难处,找准问题的“症结”“关键”所在,找出解决群众难题的“最优解”。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难事要事,还需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以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的决心,敢担当、善作为,积极主动、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问题清单”变成民生“成效清单”,努力为人民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