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的懊恼,让我再次看清自己,我真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我都不能好好以身作则,引领孩子更好的成长,更可恶的是,在孩子关键时刻,我还是无能为力的,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甚至因自己无知的影响孩子的发展。
女儿高中的时候,别的家长都在鼓励孩子好好学习,而我从来没有特别重视孩子分数,只觉得她还不错,忙碌的乐观,没有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想过,她的分数在什么区间,努力能考什么学校,最可恨的是明明女儿文科不错,我没有鼓励女儿坚持所爱,让女儿学了理科,仅仅听信别人讲理科出路会更广。
当女儿吃力的学习理科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相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论断。只是从众心理,我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挣扎,也许是自己的青春被自己白白挥霍了,除了深深的无奈,什么也不愿意想起,那段被我刻意尘封的时光,是我很久不愿面对的过往,所以同样的阶段,我不能给孩子任何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我不会用自己第一次当母亲为自己开脱,错了就是错了,一个没有头脑的母亲,是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的,后来女儿的自主招生,还有高考志愿填报,我自己都负有不可推卸之责的。女儿懂事,从来没有抱怨过我,其实我自己很难原谅自己,如果她换了别人做母亲,我想她应该能上更好的学校。
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女儿拿到学校唯一一个交流生名额的时候,我才竭尽所能的去支持她。在爱孩子的本能上,我的心是不打折扣的,只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不得不为自己的无知买单。
我唯一自我安慰的是,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的确是尽心尽力的教育她了,只是随着她长大,我渐渐忘了她是我的孩子,而把她当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当我感觉到寂寞,或者感觉到困惑的时候,我都会给她倾诉,她给我的意见都很中肯,给我的安慰也很及时,也会经常给我鼓励。我虽然不是一个好母亲,不能让孩子引以为荣,我却以一直以女儿为荣。
我的儿子是一位小暖男,女儿上大学后,他担负起继续照顾我的责任,替代了女儿当初的角色,我生气的时候,开导我,我伤心难过的时候,安慰我,我得意忘形的时候,提醒我,我懒惰的时候,制止我,我好好学习的时候,表扬我,这个孩子虽然只是一个孩子,可是很小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家长”。
儿子从小不睡懒觉,每天早上醒的很早,儿子一岁多的时候,经常喊我们起床了,为了对付这位天生勤快之人,我们买来光盘放给他看,什么托马斯的小火车,汉字宫,儿歌,故事等,他听着故事,我好继续睡个回笼觉。
同样的的年龄,我对儿子要求好像低了很多,为此女儿也曾有过意见,不是我刻意为之,也许是时间问题,第一次给女儿当母亲,我真是看着书养的她,丝毫不敢怠慢,到了儿子,虽不至于当猪养,还是放松了很多,加上忙碌,我很少再功利的教他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和汉语拼音了,只是有空就读故事给他听,其实我知道哪些知识更实用,只是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仅仅只会考试的人,现在想来还是应该教他一些。
儿子小学很是可爱,虽然懂事善良,可是在学校里还是吃了不少苦头,每次开家长会我能感知到,由于我的不重视,学前很少让儿子练习过简单的计算题,也没有给儿子检查作业,经常让儿子出错,我觉得这很正常。可是别人孩子都是满分,我儿子虽然自己很努力,总是考九十多分,即便如此,已经是倒数,我无语,不过,我相信我的儿子,无论考多少分,我向来不批评他,诚如我无论铮多少钱,他都不埋怨我一样。
整个小学阶段,儿子唯一一次出彩,就是学校考试卷印错了,语文超标了,那次很多学生不及格,六十多的已经不错,而我儿子依然考了九十多分,很是让我们自豪了一段时间。
在乎成绩的老师我不反对,如果仅仅只在乎成绩,看不到成绩之外的老师,我很难从心里完全认同,人生而为人,就应给活的有些温度才好。不仅仅只看到目的,而不在乎如何达到目的。
我不是好的母亲,却有两个好的孩子,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成长,虽然我总是成长缓慢还经常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