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新手,不敢给员工打低绩效,只会打人情分,怎么办?

管理新手,不敢给员工打低绩效,只会打人情分,怎么办?

很多第一次当管理者的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难题: 绩效考核的时候,手软。

明明知道有的员工表现一般,甚至拖了团队后腿,但真正打分时,还是给了个“中等”或者“合格”。

为什么?怕伤和气,怕员工闹情绪,怕团队关系变僵。久而久之,绩效考核就成了“人情分”,完全失去了本来的价值。

那怎么办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说几个实用的思路。

注:本文示例所用方案模板:简道云绩效管理系统,给大家示例的是一些通用的功能和模块,都是支持自定义修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里面的功能。


一、先把心结解开

什么心结?

——“打低分=不近人情”

新手管理者最大的障碍不是流程,而是心理。

总觉得“打低分=否定员工”。 其实不然。

绩效低分本质上是反馈,是帮对方看到差距。 如果所有人都拿差不多的分,真正努力的人反而会觉得不公平,时间久了,团队氛围会更差。

换句话说,你不给低分,不是保护了团队,而是在慢性伤害整个团队。

二、把绩效说清楚,避免一拍脑袋就决策

员工怕什么?他们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得低分

所以考核前,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和目标

  1. 比如销售岗位,就用业绩数据、客户跟进数量
  2. 比如生产岗位,就看产量、合格率、返工率

这样打低分时,可以把话说成:“你的指标完成了70%,标准是90%,所以这一项扣了分。”

注意,这时候不是“我觉得你不行”,而是“数据说明你差一点”。

客观的数据,比主观的印象更有说服力。

三、绩效结果要配合“改进建议”

如果只说“你绩效低”,员工肯定觉得你在否定他。

但如果你能在打分的同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效果就完全不同。 比如:

  1. “下个月你可以多用系统里的客户提醒功能,避免遗漏跟进。”
  2. “工单这块建议你每天做个自查,减少返工。”

这样员工就会觉得,绩效不是“惩罚”,而是一个“改进方向”。

四、敢于打低分,但别只靠嘴皮子

绩效考核最终要落到制度上。

否则,管理者一个人打分,压力太大。 几个小技巧:

1. 引入考勤、任务、流程系统

数据自动沉淀,少靠主观判断。

2. 设置绩效分布要求

比如规定必须有一定比例是低分段,避免全员高分

3. 让绩效公开透明

至少让团队知道打分依据,减少“打人情分”的空间。

说白了,就是别让绩效停留在“凭感觉”,而是让工具和机制来帮你“背锅”。

五、把绩效考核当成“辅导”,而不是“裁判”

最后一个心态调整。

绩效不是终点,而是过程。

低绩效≠差员工,而是提醒他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

新手管理者要学会用绩效考核做持续辅导,让员工知道: “我今天给你低分,是希望你三个月后能拿高分。”

如果能把这一点传达出去,员工就会更容易接受,反而更信任你。

总结

不敢打低分,是很多管理新手的通病。 但如果一直手软,绩效体系就废了,团队也会逐渐失去动力。

关键的几个要点我归纳一下:

  1. 心理上别把低分等同于否定;
  2. 行动上用数据和标准来支撑;
  3. 沟通上带着辅导和改进的角度去讲;
  4. 制度上让系统和流程来兜底。

做到这几点,你会发现,打低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