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将当下用不到的东西分为了三类:不用的东西、还在用但不怎么喜欢的东西、充满回忆的东西。
1、不用的东西
这类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你觉得必须把它们扔掉不可,可结果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随着时间的流逝,甚至会忘掉它们的存在。
2、还在用但不怎么喜欢的东西
这类东西自己明明不喜欢,可是还在用,说明这些东西是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把他们随意的摆放。
3、充满回忆的东西
这类东西散发着强大的气场,是跟我们的人生一起走过来的东西。
这些物品的存在不仅仅占据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潜移默化中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会抱着总有一天会用到他们的心态,不停地找借口,在不知不觉中耗费自己的能量。
除了耗费能量,这些物品的存在会让我们奔波一天回到家时候的感受不同,乱糟糟的家会闭塞我们的心灵感受,身处其中会感到莫名的压抑。你的心情会很容易感染到家里人的心情,在看不见的空间里,每个人都承受着家里的低气压。家不再是一个真正放松,身心愉悦的环境,只是一个临时的住所,一个睡觉的地方。
“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
在了解了断舍离,以及包围着你的无处可见的物品之外,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开启断舍离之路的三个步骤。
1、聚焦于某一个场所,划定时间。
场所可大可小,可以小到你的钱包,让钱包变胖的很多情况下不是钱,而是囤积了越来越多的购物小票,也可以大到某个空间,比如你的厨房,作者推荐从小处入手,刚开始施行断舍离的时候,面对庞然杂乱的家,很容易失去动力,而给自己一个特定的对象,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特定空间,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感受断舍离带来的改变,从而坚持践行下去。
2、考虑从什么开始扔时,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
考虑从什么东西开始扔,最开始便是“不用的东西”,物品存在的价值即物尽其用,就像我们一直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一样,物品也有其独特的意义。对于已经不再使用或者以后也不会再用到的东西,是相对最容易舍弃的东西。
3、取舍选择剩下的物品。
不用的东西清理完毕后,即剩下了“还在用但不怎么喜欢的东西”和“充满回忆的东西”,对于前者,可以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舍弃现有不喜欢的物品,发掘全新的自己,对于后者,作者推崇“把重要的回忆放在心里就好了,东西则完全可以扔掉,好让自己重新恢复当下该有的状态”,而对于尚在断舍离门外的我来说,这个部分是因人而异的,回忆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这部分物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着自己衣柜里那些躺了很久的衣服、被单、鞋子,有的时候,杂乱无意义的物品越多,对自己确是一种负担。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