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南北两派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粽子咸甜大战。多少年都没有结果的争论,今年也不例外。
那么究竟是以蛋黄鲜肉为代表的的咸粽子好吃还是以红枣为代表的甜粽子好吃呢?
我认为,都好吃。
生在北方,从小吃的粽子无非三种——白粽子、红枣粽子和豆沙粽子。
因着小时候多是爱吃甜食的,所以有点儿甜的枣儿粽子总是格外吸引我。
粽子一出锅,奶奶便招呼大家过来吃。边分拣着,边说:“这草绳儿扎的是豆沙的,这白线的是白的,这草绳儿系扣儿的是枣儿的……”
于是我努力睁大了眼睛在一盆粽子里挑拣枣儿粽子,但总是不小心选到豆沙的。
我也并非不爱豆沙,红豆细细研磨,加糖炮制成豆沙,甜蜜可口。但裹在粽子里,总是失去了它本身的风味。
由于不能浪费的家规,拆开了的粽子是无论如何也要吃光的。我便边努力往嘴里塞着豆沙粽子,边扒拉着找我心爱的大枣儿粽子。
红枣粽子是用晒干的红枣做馅儿,一颗或两颗枣儿裹在糯米里,经过高温烹煮,干枣儿吸收了糯米的汁水,饱涨起来,再把红枣独有的香甜回馈给糯米,加之粽叶清香的烘托,是我儿时的最爱。
长大之后,上大学之前,粽子的种类仍旧单一。由于我多年对豆沙粽子的抗拒,家里便只煮红枣和白粽子两种了。每每吃到最后,总是白的多,红枣的少。
长大的我虽然依旧爱着红枣儿,但对白粽子却有了全新的认识。
白粽子也叫瞎粽子,有粽叶的清香渗透在糯米里,小朋友喜欢沾白糖吃,我却喜欢直接吃。细细品味,糯米充分咀嚼后,会分解出难以名状的清甜。淡淡地,不像白糖,也不像红枣,却甜得叫人舒适、甜得叫人心旷神怡。
也许是长大了,才懂得这本真的美。
上大学之后,来到了南方。在车站第一回遇见肉粽——嘉兴五芳斋鲜肉粽
吃下去的瞬间被震撼了。
从没想过粽子还可以这样做。浓郁的肉汁渗透了每一粒糯米,粽叶的清香又恰好缓解了猪肉的油腻。一口咬开,肥瘦相间的猪腿肉完美地展现在面前——肥肉经过腌制烹煮,已变成透明,仿佛一块儿冰渐渐融化在温热的粽子里,吃进嘴里,全然不觉得那是脂肪,甚或可以媲美天福号的酱肘子——肥而不腻。
我想人类用几亿年爬到食物链顶端是有意义的,肉的香气,是任何其它菜肴都无法替代的。
沉迷于肉粽,便渐渐放弃了北方的甜粽子,走上了一条探索美食的“不归路”。
后来认识了小布,一起去嘉兴游玩儿。来到了五芳斋总店,身为浙江土著的他强烈地向我推荐蛋黄肉粽。彼时的我还并不了解这“蛋黄”是什么意思,只是脑补了粽叶里包裹着鸡蛋黄和猪腿肉的样子,觉得不甚美丽。但小布还是坚持向我推荐。
1921年成立的嘉兴五芳斋,几百年历史的沉淀。总店的装修甚是考究。不仅采用了古朴的中式风格,店内还介绍着粽子的历史及发展,当然不乏品牌文化。
一楼大堂中间有一组铜像,大约是当年创始人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的复刻。
不一会儿,小布端着剥好的粽子来到了我的面前。
不得不说南方的服务就是细致,连替顾客剥粽子这么精细的服务都做好了。
一手端着碗,一手捏着筷子,费力地夹起硕大的粽子。单是靠近自己的脸,香味儿就已经扑鼻而来了。咬上一口,糯而不烂。肉汁浸润的糯米颗颗饱满,又粘连在一起,在嘴唇上留下了一层薄薄的膜。再咬一口,便是蛋黄了——我才知道这是咸鸭蛋的蛋黄——整颗咸鸭蛋的精华所在。鸭蛋黄咸度适中,除了蛋黄本身的咸香、糯米的清香,还融合了肉香——入口极润。一颗蛋黄下肚,在吃肉馅儿,竟是嫩的。不仅是肥而不腻了,猪肉丝毫没有受久烹的影响,纤维清晰、入口即化,肉嫩味美……
至此,蛋黄鲜肉粽子,便在我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
之后每每有机会去嘉兴,便无论如何要去五芳斋总店解个馋。
“棕”有千种风情,或清香可口、或甜蜜诱人、或咸香可爱,或欲罢不能。若真要评出个下,的确为难。
不妨雅俗共赏,分煮两锅,通通吃了。
2017年5月22日
写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