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读书打卡第三天:
【书目】《温儒敏谈读书》
【内容】 不关注课外阅读,语文课就是“半截子”的
【用时】30分钟
【摘录】即使从中考或高考的情况来看,凡事形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 整体素质也高,他们往往也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而那些只熟悉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及时考试成绩不错,事业也都比较窄,思路也不太开阔,往往是高分低能。所以,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让学生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使他们的爱好和潜力能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阅读面宽了,思维开阔了,素养高了,反过来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感悟】
也谈重视课外阅读
温老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阅读范围,从人生的高度、课标的要求、与应考之间的关系几个方面强调阅读不仅包括课外阅读,而且要特别重视课外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在课标中有要求,在试卷上有试题,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往往会忽略或轻视课外阅读的。因为孩子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若是放到课内,必然耗时较长,平时的课堂教学设计时间上比较紧迫,即使有课外阅读的任务安排,也往往会留到课下,效果当然会打折扣。但大部分语文教师不会把课外阅读直接用在课堂上,因为课外阅读见效比较慢,特别是整本书的阅读,耗时较长且应考实效性不明显,而应考式的课内阅读教学见效快效率高,选谁舍谁,自是不用多说。
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我们初中的孩子,年级上升了,理想的语文分数越来越难得,语文学习的兴趣越发淡了,好像考试成绩总也上不去。现在似乎才明白,是我们把语文课教窄了,孩子们读的书学的内容也窄了,学习兴趣自然淡了,语文成绩升不上去也是情理之中。温老及时破解了语文应试难题,提出“阅读为要”,要关注课外阅读,不仅能提升语文应试成绩,更是对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奠基。
回想起一案例,某语文老师请假,代课教师不会上语文,就把学生天天领进图书室,让他们自由阅读。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读了大量的书,却没能上几节以往的“正常”的语文课。期末测试时,代课老师班级的语文成绩竟出乎意料高于以前好多。当时这个案例在我们学校语文老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都戏称:现在天天辛苦的讲课却在误人子弟,以后改为领学生泡图书室上语文,轻松自在又有好成绩,别再吃力不讨好了。酸酸的话道出了心声:语文教学累,慢,费,差。虽然天天泡图书室没怎么尝试,因为放不开手,成绩怕有闪失,但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比以前重视了,阅读课的指导加强,学生到图书室借书次数增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稳中有升。
所以,重视阅读,引领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