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答童心,我尽量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每带一个新班,我都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工整地抄贴在我书房的最醒目处,每个学生生日那天,我都送上一本小书、笔记本或其它小礼物。每次放假,我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旅游:我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溅玉的瀑水把我们浑身浇透;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饥寒交迫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每一次,我和学生都油然而生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之情,同时又感到无限幸福。这种幸福不只是我赐予学生的,也不单是学生奉献给我的,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
与成人世界相比,儿童的心灵是不设防的,他们给我的快乐,远远“抵消”了他们给我的郁闷。我经常对年轻老师说:“和孩子一起玩儿,是消除‘职业倦怠’的有效方式。”
当然,不仅仅是和学生一起玩儿,还有我的阅读、写作、行走(旅游)……无一不是我教育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年轻时我和爱人(她是我同事)一起游山玩水,每天我都给学生写信——其实就是当天的游记,让学生分享我的快乐。这是旅游吗?当然是;这是教育吗?当然也是。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