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何家门楼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在大槐镇,有许多传说,信也可,不信也可。大槐镇上各种各样的传说往往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比如在许许多多关于大槐树的传说中,就有一些是真的,有一些却显然是假的。譬如有种说法是,那棵老槐树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那是从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上劈下的一条树枝在移民时扦插栽活的。就是说,大槐镇的老槐树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移民栽植,这与大槐镇所在的山东省营丘县县志上记载的大槐镇接纳山西移民的时间基本吻合。无论是明朝万历版的营丘县志还是清朝嘉庆版的营丘县志,都明确记载着,从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不到五十年时间里,全县九次共接纳从山西洪洞县和河北枣强县迁徙来的移民数以千计。而大槐村也正是在明洪武年间建村,建村初时村名为槐树屯。而有一些传说则很明显是假的,譬如有人传说,那个著名的一枕黄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大槐镇。与经典的一枕黄梁的故事稍有不同的是,那故事的年代和主人公发生了变换。当然,那故事的地点也发生了位移,从经典记载中的河北省邯郸县,一下子挪到了故事传说中的山东省营丘县的大槐镇。
在大槐镇,传说中的一枕黄粱美梦是这样。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槐树旁的一家煎饼店里,店家接待了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书生在等待店家为他煮米熬粥的时间里,从店家那里借了一个枕头和一片凉席,想在槐荫下假寐一会儿,歇息歇息。不知是因为极度困乏的原因还是怎么的,那书生躺下之后刚刚合上眼睛就睡着了。迷迷糊糊中,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进京赶考中了状元,且做了大官,最后官至宰相。他做宰相时,针对四邻国家不断入侵国土的状况,向皇上提出了“稳农重商”和“强国强兵”的主张,得到了皇上的大加赞赏和大力支持,上下同心,官民齐力,只短短几年功夫,就实现了他的主张和愿望,整个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军队能征善战。他本人呢,也受到了皇上的赏赐。这期间,他还娶了一房美妻,生了五个儿子五个女儿,那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婿也都一个个都做了大官,取得了功名,后来儿女们又为他生了十几个孙子、十几个外孙,成为天下一大家族,享尽了荣华富贵。而到了八十几岁时,他和常人一样,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后来得了一场重病,且病的十分痛苦。书生的病久治不愈,眼看就要死了,他感到非常恐慌和遗憾,心中一急,就突然惊醒了。醒来之后的他,才知刚才是做了一场荣华富贵的美梦。而这时候,店家为他煮的米饭还没有熟呢。清醒过来的书生感到十分奇怪,他向店主述说了他的梦境之后,向店主问道,刚才那一场荣华富贵难道是一场梦不成?店主听了书生的述说之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其实,一个人一生的奔波与归向,不是也正如你刚才做的那个梦一样吗,何必去挣挣达达,自寻烦恼?那书生经过这一枕黄粱美梦,再加上那煎饼店主的一番劝说,似是大彻大悟,再也不去想进京赶考了,而是在这大槐镇上留了下来,先是做了煎饼店的伙计,后来跟一位老中医学起了望闻问切,做了药店的徒弟,再后来竟然学有所成,自己开了一家药铺,坐堂接诊,成为远近闻名的一代名医。有人说,这位做过黄粱美梦的书生,就是现在在大槐镇的北街开着药店的卢守成一家的先祖,其实也是这大槐镇上所有卢姓人家的先祖。那煎饼店的店主,则是现在南街东首开着一家名叫黄粱粮油店的吕守森老板的先祖,当然,也是这大槐镇上其他吕姓人家的先祖。
后来,镇上有学问的人多了,就对这个传说提出了质疑,而且还有人引经据典地指出,那个一枕黄粱的典故其实是发生在河北省的邯郸县,而非山东省的营丘县,更非这大槐镇。甚至,有人找来一些载有《枕中记》的故事的典籍读给村人们听,可是,人们对书籍中的那个之乎者也的故事却不认同,而是宁肯相信这没有写入书籍中,在这大槐镇代代相传的传说。有人说,那《枕中记》还不是根据人们的传说写成的?既然都是传说,为什么非得信人家的而不信咱们自己的呢?真是妄自菲薄。就这样,在这大槐镇,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一枕黄粱的故事发生在镇东边的那棵大槐树下面。甚至,到后来再有人说起那邯郸版的黄粱一梦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跟他急。似乎一旦有人相信了那个邯郸版的黄粱梦,这大槐镇几百年来形成的和谐就要被打破,这个镇子里口口相传的灿烂悠久的历史也会被否定。如此看来,有人拿一些外来版的黄粱梦企图取代和否定这大槐镇土生土长的黄粱梦的时候,村人们的“急眼”是可以理解的。
在大槐镇,甚至是在大槐镇方圆几十里的土地上,人们都知道,吕、卢、何、霍是这镇上的四大姓,而且人们也都知道,在大槐镇有吕、卢、何、霍是一家的说法。就像是在中国,人们都知道有孔、孟、颜、曾是一家的说法一样。只是这吕、卢、何、霍是一家的说法,仅仅流行于大槐镇及其周围村庄而已。在大槐镇乃至大槐镇周围很大的区域内,吕、卢、何、霍这四姓的人相遇的时候,一旦报上自己的名字,就能论出辈份,该称兄弟就称兄弟,该称叔爷就称叔爷。人们都相信,这四大姓的祖先肯定是曾经有过约定,那就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他们在起名的时候都要严格遵循仁、义、忠、信、礼、诚、望、守、梦、向这十个辈字循环使用。比如,在这大槐镇,如果有吕梦某、卢梦某、何梦某、霍梦某等人碰到一起,要按年龄大小称兄道弟。
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使得这四大姓氏如此紧密,后来的人们不得而知。有人说,这源于黄粱梦传说中的主角吕店主和卢书生,而何姓与霍姓,则分别是吕店主和卢书生的夫人的姓氏。也有人说,这与黄粱梦的传说无关,之所以这四大宗族关系密切,那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在明代洪武年间一起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底下移民过来,一起在大槐镇安家。尽管各种说法等等不一,但是,各种说法都承认,在大槐镇乃至大槐镇周围的许多村庄,这四大姓氏的后人们确实关系密切,这四大姓氏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名望上,真的是四大姓氏。这四个姓氏的人口大约占了镇上总人口的一大半。镇上的其余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等等四十多个姓加起来不过只占一小半。
吕、卢、何、霍这四大姓的人口多了,起名也成了问题,好歹如果只是名字重着而姓氏不同,也不算是重名。在这四大姓当中,梦字辈的人口最多,且又都是青壮年,比如,在二三十岁到四五十岁的人中,差不多每个名字都有三四个人叫,像某梦强、某梦富、某梦贵、某梦福、某梦财、某梦金、某梦银、某梦玉等等,都有四个以上的人叫。在大槐镇,谁家生了孩子要起名字,很费一番脑筋。早些年这镇上识字的人少,生了孩子起名字都是拿一副象棋对照着起,时间一长,像某梦帅、某梦将、某梦士、某梦象、某梦马、某梦车、某梦炮甚至连某梦兵、某梦卒还有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也即某梦楚、某梦河、某梦汉、某梦界都有叫的,再后来,庄稼人常用的锄镰锨镢、杈耙耧耢都成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