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前两句写景,以动景为主,以动衬静,且为秋天之哀景,让人伤感,自然“动客情”。而一“客”字暗示诗人旅居在外,而“客”字本身又和家相照应,漂泊之感,思家之情自在其中。
写完景之后,具体的动的客情是什么样的,诗人并没有接着哀景抒哀情,而是来了一个巨大的跳跃。诗人开始了想象,想象的不是“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而是儿童在篱笆下亮着灯在做挑蟋蟀的游戏,那个“挑”字细节生动,这个画面真是童趣十足,儿童之快乐可想而知。那诗人为什么要想到这个呢?一来以儿童之乐反衬客居之愁,思家之愁,思儿之愁,愁之深愈显,二来表达了对孩子的思念。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