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周六的晚上,都有在参加故事分享会,很勇敢的我,两场都有参加,积极分享自己的故事。
两场分享会,都是围绕学生而谈,周五晚的主题是如何处理班上的突发事件,我想到的是去年一个调皮孩子扔掉同学试卷的事。这件事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处理得很智慧,既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又让那个调皮的孩子从此真心信服我,还收服了家长。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的启发,我觉得我现在处理学生问题,更温和更具有包容心了。不再把学生惹的祸当成洪水猛兽,愿意静下来听孩子的表达,听他们自己想到的解决办法,这也算是我的成长吧。
今晚的分享,主题是你为学生做了什么。
作为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很多,好的坏的精彩的糟糕的,静下心来回想,有很多可以畅谈的内容,从教十一年了,我印象中和学生发生的还有记忆的故事也可以数出个几件来,但记忆最鲜活的,可能就是最近发生的男女生交往的事件了,虽然不是突发,这也是让我自己感觉很有温情的谈话了。
同学们起哄说我们班一对男生和女生彼此相互喜欢,还经常一起玩。我知道后,悄悄地找了这个女生。当时我怎么说的,我其实也不是很记得了,但一定没有批评她,而是肯定了优秀者的相互喜欢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那个周末,女生的妈妈拍了一张女生和男生在图书馆看书的照片,跟我聊了很久,说孩子觉得老师居然没有骂她,还要她成为优秀的人,让她很感动。
也是从她的身上,我再一次感觉到,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行为,我们要给的是正向引导,看见他们的行为,给予积极的正面的方向指导。
现在回想,和学生相处的每一天,都是需要思考的一天,怎么能更温柔而有力量地解决日常教育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需要老师去探索办法的。经过教育行走群里徐校长的点拨,我发现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老师的方法原来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啊:
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被学生的问题给冲昏头脑,不用生气来处理问题了,而是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找到学生行为背后的目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自己的原因,愤怒的背后是渴求被爱,忧伤的背后是渴求被理解被看见,骄傲的背后是渴求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赏识……只有跳出问题所带来的情绪冲击,才能正确冷静地解决问题!
读书寻求出路。自己不知道怎么应对,那就用读书,从书本和他人的经验中寻求答案,是最智慧的办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改变起,去看书,去分析自己还有什么地方做的不足,从理论上积累,在实践中领悟。
以慈悲心待人。站在他人的角度,以同理心去理解每个行为背后的困难和诉求,将孩子当成孩子,那么最终将得到教师的幸福之道。人与人的相处,是靠真心来感应的。孩子天生具有向师性,老师的付出,是能滋养彼此的。只有这样形成一个爱的闭环,我们的教育生活才会在每一件事当中汲取营养,从而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