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桃花源

常常觉得,一进入小山村那个院子,脚踏上那片土地,就像到了桃花源,身后的万丈红尘、纷纷扰扰,似乎都天然地被重重大山阻隔在外面了。

村子内外,俨然两个世界。

外面是热气腾腾又有诸多无奈的现代生活,到处都是勾起人欲望的消费场景,几多物华、斗转星移,节奏变幻如大海浪涛,大家都忙于内卷、困于emo,焦虑压力如影随形,但困兽犹斗。

村里则是小桥流水、幽静恬淡的农耕社会,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小院依山而立,代表着村人对都市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小山村自有的经年累月形成的脾性,它好像有着山一般的厚重与定力,自成体系,弹性十足,包容性强,轻易不受外界影响,慢悠悠地,却又有着莫名的和谐与淳朴。

进村必走的7公里山路,如大山的衣带一样,曲曲弯弯飘然而来,与此地最常用的本土语言一样,形成足够厚的隔离带、缓冲区,外面的东西不容易进来,这里的也不那么方便出去。

村子内外的不同,直观的感受是气温、季节、衣饰方面的区分,深层的体会却是文化、风俗、认知、心理等全方位的差异。

长久地奔走于现代与传统社会之间,浸淫于不同文化习俗之中,调整自己状态,试图随物赋形、融入其中,又能在适当时候出乎其外,便是重要的一课。

融入是难点,被接纳不止需要时间,更需要技巧和方法。

在沉静又略带暂未破局的苦闷中,除了阅读、思考,更多的是修自己的心,学着如何在远离家人朋友的孤寂中锻炼强大的内心,学着如何消解消极的人与事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着让生活丰富多彩一点,学着找到内心与外界的平衡点,学着突破一些局限,学着把路走得更宽,学着在随缘自适中迎接那些积极向上的引领式的力量。

起初,曾比拟阳明龙场悟道,即使在庸常琐碎的磨砺下,仍要初衷不改、铭记于心,时时刻刻见贤思齐。

修,不就是这么日复一日地对标矫正、修剪增删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学时代学习《桃花源记》,被文中所描述的生活产生了向往,而自古以来,桃花源就一直是我们理想的生活,与世隔绝,没有战...
    马力不足阅读 906评论 0 1
  • 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大家都读过,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
    麦田_0102阅读 4,638评论 7 29
  • 昨天,收到了“互加计划”老师寄来的《乌蒙山里的桃花源》。这是一本由网红老师梁俊编著的学生日常习作文集,上面有他和周...
    潇湘雨默阅读 4,529评论 6 10
  • 太宗年间,三月天,深山飞涧下,隐一石寺。 寺内了无尘埃,却有一小沙弥,手持笤帚。扫却的不是污垢,是一份心境。 可此...
    蚂蚁扛大山阅读 8,918评论 2 16
  • 此文系【简村夜话】专题推荐,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济南南部多山。山间零星点缀的山村大多被称为峪。比较有名气的已经被...
    酸枣小孩阅读 4,444评论 1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