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文字中这样描绘自己的青春:剃寸头、打篮球,年纪轻轻就经历了四次创业的失败,三十有余的她却独自走过五六十座城市。她的故事从家乡到远方,又从远方回到家乡,用文字丈量着自己的人生,与你分享她的经历,也让你反思自己的一生。
她是谁?她是无戒,一位天真洒脱的女作家。
第一次见到她的真人,我难以相信眼前这个潇洒帅气的女孩就是我心中的“无戒大叔”。对她的敬佩油然而生。
这次有幸阅读无戒老师的新作《一半诗意,一半烟火》,再一次刷新了我对她的认知。有人说,作家就像是在“裸奔”,没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或许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在生活中“裸奔”。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生活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给你。这一切都由我们的内心决定。
当我拿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封面吸引。我有个习惯:每次阅读前,总喜欢把书放在胸口,以此与作者建立一种连接,这也是我对作者的一种感恩方式。
很多小伙伴在群里说他们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而我却舍不得,边看边反思生活。读完后,我最大的收获是,无戒老师的文字让我产生了共鸣。她的故事让我与她一同欢笑、流泪,心情时而高兴,时而担忧……这种情感的流动让我觉得,故事中有我,我心中有故事。
在童年的回忆中,老师提到过自己的自卑,而我看到的却是她的自由。她不受世俗眼光的束缚,勇敢选择做自己。这种自由源于她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尽管周围人对她的外表指指点点,她的父母却用微笑回应,给了她充分的支持与信任。这样的爱是无声而无条件的。
在友情的关系中,老师是幸运的,她有一辈子值得交心的好姐妹和朋友。尽管她们各自都有独特的个性,但始终能够互相欣赏和尊重。这种友情是无价的。虽然朋友的离去会让我们感到遗憾,这正是生老病死的无常之处,唯有认真地活着,才能抚平这种失落。
没有谁能够陪伴谁过一辈子,包括父母、孩子和爱人。因此,当面对离别时,不必过于悲伤,相信此刻的分别是为了下次的重逢;当想念的时候,不要难过,慢慢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当再次重逢时,要好好珍惜,做一些彼此喜欢的事情;如果再也见不到,那就微微一笑,祝福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在夫妻关系中,老师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对方. 我们不能要求对方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如此,那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道德绑架。
任何以爱之名控制或占有他人的行为,都不是爱情的真实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懂得尊重、包容和感恩的人,才配得上爱。
人人渴望自由,却常觉得自由难得,一直在追寻的路上。而我,也一直在追寻自己的自由。
想象一下天空中的鸟、河里的小鱼,以及大自然中的动物……这一刻,我终于明白无戒老师所说的自由。她再次刷新了我对自由的定义。
她说:“自由并不一定是四海为家,也不一定是浪迹天涯。那些能让你心安的一切,便是自由。”起初我还在犹豫,但多次重读后,我不得不感叹文字的感染力,那份幸福感从心底涌出,此时此刻的我就是那个幸福的人。
回顾自己的生活,回到四季三餐的日子里,虽然我现在是个全职妈妈,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华丽的衣服和靓丽的容颜,每天忙碌于家人的一日三餐,日复一日围绕着厨房和客厅忙碌,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在繁琐的生活中很少有时间去谈论远方或诗歌。
但随着中年带来的尴尬,如失眠、焦虑,我的视野从远方转向眼前,试图在日常琐碎中找到自己的诗意。
心安处,自由生!原来你一直在。